首頁>人物·生活>高端訪談高端訪談
張志勇:勿以高考論英雄
二
這一切,都以高考的名義,這一切,都以高考改變命運的名義,在上演。
經(jīng)過十年“文革”,中國經(jīng)濟已經(jīng)到了崩潰的邊緣。在那樣一種極端困難的時代,如何把中國從十年“文革”的極左思潮中拉出來,鄧小平選擇了教育和科技。1977年,在全國恢復高考制度,讓許多莘莘學子迎來了改變命運的機會??梢哉f,高考制度的恢復,成為當時國家百廢待興、撥亂反正的關(guān)鍵一著,成為當代中國改革開放的先聲,成為億萬家庭改變命運的重要路徑。
彈指一揮間,39年過去了,我國高等教育事業(yè)已經(jīng)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三大變化:一是從精英高等教育進入大眾高等教育,在許多地方甚至已進入了普及教育階段,高等教育機會短缺的時代已成為過去。二是高校畢業(yè)生就業(yè)已從國家計劃分配轉(zhuǎn)變?yōu)槭袌鲎灾鲹駱I(yè)。大學生能否通過上大學改變自己的命運,已經(jīng)不能靠大學生這個身份自身來確定,而是由其所接受的大學教育本身所給予的能力和素質(zhì)來決定。三是人們走進大學之門的路徑已經(jīng)多樣化,已不再是只有一次性高考上大學這個“獨木橋”。在這種情況下,高等教育及其高考所承載的功能,與39年前恢復高考制度時相比,已發(fā)生了重大變化:高考不再像過去精英高等教育時代那樣直接承擔改變學子命運的功能,而是為每個人提供其適合的高等教育學習機會,從而為人的生活、就業(yè)、謀生奠定基礎(chǔ)。
可是,受“高考決定命運”這種精英教育高考功能觀的影響,整個社會形成了“唯升學率馬首是瞻”的教育政績觀,每逢每年的“高考季”,炒作高考狀元、高考升學率的各種聲音甚囂塵上,重獎高考狀元、高考升學率的報道不絕于耳。一年一年,周而復始,導致整個教育都在圍繞高考來運轉(zhuǎn),以至讓高考狀元、高考升學率的宣傳、炒作綁架了整個教育,教育的功利性越來越強,離黨的教育方針、離教育的本質(zhì)越來越遠。
以高考論英雄,這種片面的教育政績觀,扭曲了教育的本質(zhì)。當一個地方,把高考升學率作為教育政績的主要追求的時候,這個地方的教育往往就會陷入單純重視智育,而忽視德育、體育、美育的泥沼之中。這種應試教育,極大地擠壓了人的全面發(fā)展的時間和空間,扭曲了教育的本質(zhì),與黨的教育方針所追求的人的全面發(fā)展相背離。
以高考論英雄,這種片面的教育政績觀,導致基礎(chǔ)教育的同質(zhì)化傾向越來越嚴重。教育成為工廠,成為制造大學生的流水線……這種追求大規(guī)模、工廠化的辦學思維,與人的成長、與人的培養(yǎng)規(guī)律是背道而馳的。
以高考論英雄,這種片面的教育政績觀,極大地擠壓了我國教育改革的空間。人們明明知道單純的應試教育是違背教育規(guī)律的,但在片面的教育政績觀驅(qū)使下,誰也動彈不得,誰也不敢冒險去實施教育改革。這就是我國教育改革的頂層制度設計一個又一個,而各地的教育運轉(zhuǎn)卻原地不動的根本原因之所在。
以高考論英雄,這種片面的教育政績觀,嚴重削弱了我國教育的競爭力。不少地方把高考升學率作為評價教育的主要依據(jù),這種片面的教育政績觀,已經(jīng)綁架了我國教育的改革和發(fā)展,整個教育陷入了日趨嚴重的升學競爭之中,重復學習、重復訓練成為許多地方的教育常態(tài)……以至于各地普遍提前結(jié)束初中、高中的新授課程進行備考,事實上等于縮短了我國中小學教育學制,導致中小學生接受新知識學習的時間越來越短。
以高考論英雄,這種片面的教育政績觀,制造了大量的考場失敗者。我們的應試教育體制,只承認英雄,只崇拜學霸,整個學校體系就像眾多的綿羊圍繞著一只藏獒來玩,成者王侯敗者寇,導致大量的學生以失敗者的心態(tài)進入社會。國家興辦教育事業(yè),從根本上說,是為了促進每個公民全面自由的發(fā)展,而不是為了片面追求高考升學率,更不是為了追求少數(shù)人的升學成功,而是為每個孩子的成功提供良好的教育。
以高考論英雄,這種片面的教育政績觀,嚴重扼殺創(chuàng)新人才的培養(yǎng)。人才是多樣的,教育是多樣的,可我們的高考制度以總分論英雄,截長補短,提高總分是王道,在這樣的應試教育體制下,我們的教育不是鼓勵個性發(fā)展的教育,更無法為創(chuàng)新人才的培養(yǎng)提供多樣化的課程和成才路徑,培養(yǎng)學生興趣、張揚學生個性的教育道路幾乎被堵死。
以高考論英雄,這種片面的教育政績觀,并沒有給社會底層的孩子真正打開社會流動的通道。不然,人們就不會關(guān)注近年來重點大學農(nóng)村學子占比下降的問題,國家也就不會出臺各種面向農(nóng)村學子、貧困地區(qū)的“專項計劃”。人們將“高考”看作是社會公平的典范,看作是弱勢階層改變命運的唯一通道。問題是,一方面,越是弱勢階層的子女,其受教育條件、家庭教育環(huán)境越差,獲得優(yōu)質(zhì)教育資源和優(yōu)質(zhì)教育機會的可能就越低,同時,更不可能通過額外的教育補習去提高升學能力。另一方面,在殘酷的升學競爭中,如果學生獲得的應考知識不能轉(zhuǎn)化為素質(zhì)和能力,他們在走向以能力為本位的社會競爭大舞臺的時候,因為缺乏必要的社會資本,更會處于弱勢地位。這就是一些貧困家庭的子女,大學畢業(yè)一旦無法找到工作,非但自己不能改變命運,甚至會導致整個家庭因教致貧。因此,以知識傳授為本位的應試教育,并不是農(nóng)村孩子的“盛宴”。
以高考論英雄,這種片面的教育政績觀,引發(fā)了全社會日趨嚴重的非理性教育思潮。片面追求高考升學率,把高考看作是決定命運的關(guān)鍵一戰(zhàn),導致全社會對教育彌漫著一種非理性的教育思潮,在這種高考決定命運的非理性教育思潮的蠱惑之下,人們誰也不敢輸在所謂的起跑線上,而這個起跑線越畫越早,早到胎教、早教、幼兒園!中國的兒童,從此成為沒有童年的一代。這種教育危害的是一代又一代人心靈的健康成長,導致我們的孩子小小年紀就失去了積極的人生體驗。
以高考論英雄,這種片面的教育政績觀,形成了一大批應試教育的“食利者”。當全社會陷入對高考升學率的盲目崇拜的時候,當片面追求升學率的教育政績觀統(tǒng)治教育的時候,整個社會就圍繞著應試教育形成了一個長長的利益鏈條,各種競賽、培訓、有償家教、補課……培養(yǎng)了一大批寄生在高考這根利益鏈條上的“食利者”。作為利益集團,他們自身已成為阻礙教育改革的一股重要力量;另一方面,他們讓有錢人獲得了更多的教育機會成本,正在破壞教育公平的基礎(chǔ)。
以高考論英雄,這種片面的教育政績觀,給我國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帶來了嚴重的傷害。根深蒂固的應試教育,將我國少年兒童牢牢地摁在日益扭曲的升學競爭的戰(zhàn)車上,他們早早地失去了童年,給整個人生基調(diào)留下了灰暗的消極體驗;他們早早地就被灌輸了一種“多考一分,干掉一千”的“有你無我”叢林思維,扭曲了這些孩子的健全人格;他們早早地成為全社會勞動時間最長的一個群體,導致這些孩子的“早熟”……
編輯:邢賀揚
關(guān)鍵詞:張志勇 高考 GDP 高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