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書畫·現(xiàn)場>書畫動態(tài)書畫動態(tài)
《山水十二條屏》:中國最貴藝術品沉浮
12次一買一賣
與《山水十二條屏》結緣,郭秀儀還得以拜齊白石為師。
1970年黃琪翔去世。“文革”中被沒收的《山水十二條屏》于粉碎“四人幫”后退回黃家。郭秀儀則先后出任全國政協(xié)委員、常委,全國婦聯(lián)執(zhí)委,中國農(nóng)工民主黨名譽副主席等職。
到1987年前后,白崇禧之子、作家白先勇的弟弟白先剛帶著臺灣畫商王臺慶敲開了黃家大門。白崇禧和黃琪翔曾任國民政府軍訓部部長、次長,關系友善,白先剛稱郭秀儀為阿姨。
白先剛與王臺慶結識,源自一張張大千的畫作。到1989年,王臺慶終于成功說服了黃家出讓《山水十二條屏》。
《再談》中記述了王臺慶對此的描述:“我手頭沒有那么多錢,是一條一條買的。買了這一條后,拿到臺灣去賣了,收到錢后再回來買第二條。”
黃家以何種價格出售這套作品一直沒有公布。但據(jù)孫煒了解,當年王臺慶其實從郭家至少買走了3件重要的齊白石作品:《山水十二條屏》,齊白石為郭秀儀所畫、8平方尺大小的《和平鴿》,還有同樣大小的《九桃圖》。
《山水十二條屏》由此從大陸消失,再次進入公眾視野已經(jīng)是20年后。
2014年7月上海電視臺外語頻道的《訪客陳蕾》欄目中,臺灣長流美術館館長黃承志在節(jié)目中談到了買下《山水十二條屏》的經(jīng)過。他也一度在臺灣專業(yè)刊物撰文詳述了其中故事。
按他的說法,同在1989年,一名臺商拿著《山水十二條屏》的照片找到他開價100萬美元出售《山水十二條屏》。
100萬美元當時折合3000多萬元臺幣,但當時只有張大千的作品達到千萬元水平,齊白石不過幾十萬元。
幾經(jīng)還價未果,黃承志提出不能僅憑照片就付出100萬美元。最后雙方商定,黃先拿出10萬美元,對方“拿一條來看看”。
如此前后用了3個月時間,幾乎每支付10萬美元、獲得一條,“總算把十二條弄齊了。”
誰是藏家
按黃承志的敘述,交易的過程也“曲折離奇”:“因為畫在北京,錢在臺北,賣方不愿把畫交給中間人帶走,而買方也不放心沒有看到原作就把畫款一次先行支付,最好是買賣雙方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當場貨款兩清。”
但是中間人不愿讓買賣雙方見面,黃承志也不想身懷巨款赴約,然后再獨自攜帶國寶畫作闖關回臺,因此以10萬美元為頻率,一直到1990年3月終于完成交易。
購買成功后,也有人告訴黃承志說:“充其量就是30萬美元。”但從拿到第一條的1989年開始就有人前來購買。
其中一位山西“煤礦大王”的開價是:“一條5000萬元,四條不是2億元,而是翻倍,4億元。因為一條的作品很多,4條的很少。再往上再翻倍。12條屏等我開價。”
即使如此,黃承志依然不忍出售。因為“收藏這30年,有感情了,除非說真的要用到這筆錢。其實,藝術品要拍賣也是這個原因,如果是多少錢就多少錢,就不需要拍賣了”。
2006年,郭秀儀離世。
而據(jù)媒體報道,1994年保利公司執(zhí)行董事趙旭就聽說了這件作品,2003年才看到真身。他稱:“藏家將它視為生命,不愿意拿出來。”
此后趙旭一直與作品藏家保持密切聯(lián)系,直到2014年對方終于松口,保利公司取得了《山水十二條屏》的委托拍賣權。
趙旭告訴《瞭望東方周刊》,黃承志也并非如今真正的委托方。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齊白石 山水十二條屏 最貴藝術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