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聚合專題聚合
全國政協(xié)關注建筑工人工傷維權
全國人大代表,湖北省政協(xié)副主席呂忠梅:
建立完善社保體系
構建法治化維權體系
我對維權程序問題的想法:一是工傷責任保險的本意應該是雇主險,應分辨過錯責任和無過錯責任的真正含義。二是現在的索賠機制都是行政主導機制。律師、維權機構、司法機構發(fā)揮的作用有限。建議把先裁后審改為選擇性,可直接進入審理,也可以仲裁,由當事人選擇。三是作為一種社會保險形式的工傷保險,怎樣和侵權責任法有機結合。建議通過程序設計簡化各種機制建設,發(fā)揮司法功能,使當事人更便捷地獲得賠償。
具體建議:
一、 統(tǒng)籌考慮勞動關系、勞動保障、社會保險、工傷保險等各種關系,建立完善的社會保險體系,明確工傷保險制度的性質與地位,加強頂層設計。一是明確建筑企業(yè)、勞務公司(包工頭)必須承擔的法定責任。二是清理和修改不合理的法律、法規(guī)、政策。三是考慮建立統(tǒng)一的工傷保險基金,與其他社會保險資金分開運作。
二、 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法,理性思考政府與市場的關系,重新審視以行政手段為主、司法為輔的工傷維權機制,建立法治化維權體系。一是將政府管理定位于對企業(yè)不履行法定職責后果監(jiān)管、為工傷者提供服務;二是將工傷認定作為訴訟過程中的證據,勞動與社會保障部門直接參與訴訟,由法院審查判斷,不再提起行政訴訟等。
三、 優(yōu)化工傷爭議解決和給付程序。借鑒交通事故賠償的辦法,將“先裁后審”改為“或裁或審”。簡化勞動關系確認、工傷認定、勞動能力鑒定等工傷維權流程。
全國人大常委,中國社科院副院長蔡昉:
加快推進農民工戶籍制度改革
2013年,我國農民工絕大多數進入各級城市和小城鎮(zhèn),大多在第二產業(yè)就業(yè)。近年,農民工在建筑業(yè)就業(yè)的比重有逐年上升的趨勢。1980年及以后出生的新一代農民工絕大多數沒有務農經歷,也沒有務農意愿,整體上具有類似獨生子女的特征。此外,新一代農民工很多在城鎮(zhèn)成長并接受義務教育,具有一定城市青年特點。
我國農民工群體社會保護覆蓋情況,雖然就自身而言改善很快,但與城鎮(zhèn)戶籍勞動者差距仍然巨大。2002-2012年,勞動爭議案件數逐年增長,其中主體是農民工。也說明勞動者權利意識覺醒,產生對勞動力市場制度的強烈需求。
對此,建議:
一、 加快推進戶籍制度改革。通過先存量再增量(今后每年進城的農民工)的漸進改革方式,實現農民工市民化。可以增加勞動力供給、提高生產率和擴大居民消費需求。
二、 在完成農民工在戶籍身份上的市民化之前,盡快實現基本公共服務供給與戶籍身份脫鉤,以及在全體公民之間均等化。內容包括基本社會保險項目、最低生活保障、義務教育以及各項勞動法規(guī)要求的平等待遇等。
三、 戶籍制度改革要在各級(特別是中央與城市)政府之間實現成本分擔、收益共享。中央政府可以從兩個角度考慮:一是事前分擔改革成本的實際值,減輕地方政府的實際負擔;二是預先劃分改革紅利預期值,消除地方政府的后顧之憂。
編輯:楊雅婷
關鍵詞:工傷 農民 民工 建筑工人 保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