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深·觀察深·觀察
“自行車王國”重現(xiàn) 共享經濟讓國人變“潮”
中新網北京10月13日電 題:自行車王國重現(xiàn)!共享經濟讓國人變“潮”
記者 李金磊 程春雨 吳濤
如果問中國的新“四大發(fā)明”是什么?很多人給出的答案中都會提到:共享單車。
回望中共十八大以來,隨著“創(chuàng)新、協(xié)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fā)展理念的提出,以共享單車為代表的分享經濟(又稱共享經濟)在中國應運而生,而且發(fā)展得如火如荼,正對中國社會乃至世界產生深刻的影響。
共享經濟正改變國人生活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在中國人人以擁有一輛自行車為傲。到1993年,中國城市自行車平均保有量達到頂峰,每百戶家庭擁有197輛,“自行車王國”因此得名。但隨著社會生活水平的提高,摩托車、電動車、小轎車興起,中國自行車數(shù)量急轉直下。
一年多前,共享單車悄然出現(xiàn)在中國城市的街頭,那時人們還沒意識到,共享單車讓曾經的“自行車王國”又回來了,不過是以一個全新的姿態(tài),自行車開始由自家所有變成大家共享。
忽如一夜春風來,如今,五顏六色的共享單車流動在中國城市的街頭巷尾。不同于之前的“二八杠”自行車,共享單車更具現(xiàn)代感,更加時尚、智能。“去年剛花幾百塊買了一輛自行車。沒想到共享單車火起來了,這錢白花了。”有網友稱。
共享單車就這樣迅速成為了國人生活的一部分。截至2017年7月,全國共享單車企業(yè)累計投放車輛超過1600萬輛,注冊人數(shù)超過1.3億人次,累計服務超過15億人次。在不少城市街頭路口等紅燈時,10個騎車人中,可能會有7、8人騎的是共享單車。
伴隨著共享單車的流行,專用自行車道在不少城市的路段重新出現(xiàn),低碳環(huán)保的觀念也日益深入人心。記者注意到,現(xiàn)在有不少年輕人結婚時,不再選擇豪車接親,而是選擇騎著共享單車去接新娘,演繹著新時代下的中國式浪漫。
除了共享單車,還有共享汽車、共享充電寶、共享運動倉……共享經濟正在不斷地顛覆和重構人們的生活方式,也改變著中國社會,讓很多外國人艷羨不已。
曾經騎著“二八杠”上班的大爺大媽,如今騎著共享單車去買菜;如今上班族騎著共享單車,輕松解決“最后一公里”問題,不用再擔心打車難。
“共享單車可以說完全改變了我的生活,現(xiàn)在我買衣服的前提都是看它穿上方不方便騎車。”陜西西安的女白領楊燕對記者說,“現(xiàn)在多會選擇寬松的長裙、長褲子,就為了騎車方便。”
“以前近距離出行打車居多,現(xiàn)在則是首先考慮共享單車,省下了不少交通費。”如今,楊燕每天都要騎共享單車上下班。
對于共享單車帶來的改變,在北京工作一年半的英國人Chris Georgiou也深有體會。“我現(xiàn)在每天都騎幾次共享單車,enjoy it(享受它)!在倫敦騎車比較危險,所以我并不想騎車,但來北京后又開始騎自行車了。”
Chris Georgiou說:“現(xiàn)在尤其是在夏天,我出行的第一個選擇是騎共享單車。我發(fā)現(xiàn)它并不比公共交通耗費的時間長多少,甚至在交通高峰期更快一點。而且,與倫敦相比,在北京騎自行車很方便。”
在北京從事科研工作的黃博學,每天至少騎兩次共享單車,早上從家騎到地鐵站,晚上從單位騎到地鐵站。“從單位到地鐵有兩三公里,走路要20分鐘,騎車只需10分鐘,共享單車解決了‘最后一公里’難題,不僅節(jié)省了時間,美好了心情,還能鍛煉身體,為環(huán)保做一點貢獻,何樂不為?”
除了共享單車,黃博學還經常使用共享汽車。“每周至少使用一次共享汽車,一般用來赴約、自駕游、搬運、練車。如果沒有共享汽車,做這些事我可能就打車了,共享汽車更加便宜,自主性更強,跟打車相比能省下一半的費用。”
劉強的生活軌跡也因為共享單車也改變。這些年一直在北京干零工的他,三個月前選擇成為了一名共享單車運營維護員,負責在北京立水橋地鐵站維護共享單車的停放秩序。從早上6點上班,到下午4點下班的他,每天能掙170元。“用共享單車的人越來越多,我們也越來越忙!”
這些人的故事并非個例。國家信息中心分享經濟研究中心發(fā)布的《中國分享經濟發(fā)展報告2017》顯示,2016年中國分享經濟市場交易額約為34520億元,比上年增長103%;參與者總人數(shù)達到6億人,比上年增加1億人左右;分享經濟平臺的就業(yè)人數(shù)約585萬人,比上年增加85萬人。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共享 經濟 單車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