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銳·評論銳·評論
資金領域也需要進行供給側改革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21日在國務院第五次廉政工作會議上表示,絕不能讓大量資金趴在賬上“睡大覺”,要加大力度清理盤活沉淀的財政資金,從體制上解決“打醬油的錢不能買醋”,確保公共資金高效安全使用。
市場經濟的核心要素是資本,資本的要義不僅要管好而且要用好。中國資本主要涵蓋四個領域:一是公共財政,二是國有資金,三是民營資本,四是公民錢袋子。如果再加上一個,那就是通過各種方式或資本市場流入中國市場的外部資金。這些資本(金)的性質不同,但都是市場中最活躍的因素,因而按照不同的領域進行分類管理,促使釋放出最大限度的數(shù)量效,才算是真正做到“好鋼用到刀刃上,好錢花在關鍵處”。
李克強總理的上述講話,針對的是我國各路資金存在諸多問題的現(xiàn)狀,表明資金領域也需要進行供給側改革。
就公共財政而言,要做好預決算。按照總理的話說,管好公共財政首先要抓住預算這個“龍頭”,即將政府收支全部納入預算,做到預算一個“盤子”、收入一個“籠子”、支出一個“口子”,徹底杜絕“小金庫”。簡言之,現(xiàn)在的公共財政管理,預算上還有漏洞,預算還不科學,對于公共財政預決算,權力部門還不適應。陽光財政的陽光,還被各地的權力慣性遮蔽阻擋。
更要者,由于各級財政是以“切塊”方式下達,因而在分配中造成多寡不均——不僅是“會哭的孩子有奶吃”,而且會走關系的能夠“跑部錢進”多分得財政資金。財政資金占得多一點,項目要得多一些,然后在資金使用進度上要么任性——造成財政資金的極大浪費,要么過于耐性——財政資金使用進度緩慢等等。財政資金使用上的結構性沉疴,還是源于預算不科學,財政預算和財政使用兩張皮——“小金庫”不過是財政預算不科學的副產品之一。還有年末各級政府和各個部門為了消化預算資金而加速進度地亂花錢等。
新的預算法已經實施兩年多了,但是公共財政預算的全口徑管理尚未得到完全落實,陽光財政之路還很漫長。
因為,按照新預算法的要求,嚴格預算管理的規(guī)范性和完整性,是打造陽關財政的必由之路,也是破解“小金庫”的良策。但是,解決公共財政存在的問題,在供給側嚴格執(zhí)行預算法很重要。但在消費端,做好公共財政的科學、公平分配,而且要借力“五大任務”,盤活沉淀的財政資金同樣重要。譬如,對于一些政績和面子工程,公共財政資金不能繼續(xù)投放;再如,對于民生工程的專項資金,不能挪用到其他地方;還有,對于一些僵尸企業(yè)更要斷絕“輸血”的期待,促其市場退出。
減稅降費的改革在繼續(xù),財政收入的大盤子在減少,民生開支在增加,再加上經濟增速放緩,公共財政的供給側改革更需加速推進。
國資管理也要進行供給側改革。國有資產屬于全體人民,監(jiān)管部門只是管理者,不能成為任人宰割的“唐僧肉”。這體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是國內市場要善用國有資本,加大國有企業(yè)的混合所有制改革,使國有資本實現(xiàn)增值保值;二是要對走出去國有資金實現(xiàn)全流程的跟蹤監(jiān)管,通過有效的考核確保國有資產在境外市場的風險可控和增值保值。
民意資本在國內市場,供給側改革的著力點有二:一是給其提供更好的投資途徑,譬如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中,使其能夠進入到國有企業(yè)的核心區(qū)域,讓企業(yè)有真正的獲得感。二是要在法治保障上讓民營資本安心留在國內市場,而不是流出境外,更非以投資的名義向海外轉移資產,導致債留國內。
外資分為投資和投機兩種,要給前者創(chuàng)造良好的法治和市場環(huán)境,要對后者強化監(jiān)管。對于老百姓的錢袋子,則是提供更好的創(chuàng)富渠道,激活內需市場的活力。(張敬偉)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資金 改革 預算 公共財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