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人物·生活>記·工作記·工作
陳彥:文學是戲劇的靈魂
故事永遠是戲劇的命脈,而故事的本質是文學,文學是戲劇不可撼動的靈魂
陳彥
戲劇是靠講故事取勝的,講故事就是文學。無論唐傳奇、宋元話本,還是明清小說,都為中國戲曲提供了豐富的思想精神營養(yǎng)。許多精彩故事,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攜而生,難分彼此。近百年來,話劇、歌劇等戲劇樣式傳到中國,其核心仍然是講好一個故事。故事之皮不存,其毛自無附著。作為戲劇這個靠故事安身立命的文藝樣式,講故事的能力就更需技高一籌。想想中國歷史上的名劇《趙氏孤兒》《竇娥冤》《長生殿》《桃花扇》《牡丹亭》《西廂記》,哪一個不是因故事講得撼天動地、精彩絕倫,而放射出了永久照耀歷史、社會、生命、人性的精神與思想光芒?就拿莎士比亞作品來說,哪一部劇不是一個能夠口口相傳的好故事?世界上那些久演不衰的歌劇如《卡門》《圖蘭朵》《阿依達》《茶花女》《悲慘世界》,更是憑借優(yōu)秀的故事登上了經典的位置。因此,故事永遠是戲劇的命脈,而故事的本質是文學,文學是戲劇不可撼動的靈魂。
戲劇一旦忽視了文學的力量,立即就會蒼白、缺血。忽視文學的戲劇,其表現形式是多種多樣的,首先表現在文本的粗糙上。故事編不圓,前后矛盾,不時出現敘述漏洞,有的甚至存在較大的硬傷。還有的,故事編圓了,所有縫隙也抹平了,但就是故事缺乏異質光彩,似曾相識,看了開頭就能料定結尾。再有的,完全是新聞構件,與文學藝術壓根兒沒關系,當新聞性不在時,故事的魅力也喪失殆盡。還有一種時興戲劇,專寫地方歷史名人,堆砌一些史料,編織一些放在誰身上都可以的“強烈沖突”,卻無法打開一個歷史名人的心靈世界,讓人在干巴枯燥中看滿舞臺上“拉洋片”。凡此種種,都是文本自身忽視文學力量的表現。
還有一種忽視文學對戲劇作用的表現是,不注重對文本的思想詮釋與精神升華,只過度強調外包裝的作用,尤其是對舞臺設計與聲光電的傾心依賴,因而形式大于內容,很像當下那些堂皇的商業(yè)包裝:外殼精致無比,卻大而無當,內核干癟、寒磣。不適度的包裝,會破壞作品內在精神意象的釋放。有時舞臺上最重要的布景道具,可能就是一棵象征無窮生命力的樹木,甚至是一株需要特別強調的小草,硬要弄出鋪天蓋地的森林、草甸來,反倒把緊要處遮蔽了。還有些大制作、大場面、群體舞的運用,讓一些本來可以進入思考的段落,變得躁動不安、浮皮潦草起來。戲劇的思想感情和藝術張力,一如繪畫、書法,很多地方是要通過留白來完成的。有些演出,炫目的燈光甚至全然屏蔽了表演,觀眾看不真切演員的臉面、表情,更遑論細微豐富的變化,戲劇的表演主體反倒成了客體,這同樣會消解戲劇文學的力量。文學是人學,在戲劇舞臺,“人”是通過演員來傳情達意的,演員是中心的中心,一切不能為演員表演提供幫助的輔助手段,都是不可取的。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陳彥 戲劇 文學 唐傳奇 宋元話本 明清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