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書畫·現(xiàn)場>書畫動態(tài)書畫動態(tài)
海外藏中國文物:文明之冠上散落的珠寶
大英博物館藏明代紙幣
中國自古以來就和世界各國有著密切的文化交流,隨著正常的文化交流,中國的藝術品被帶往世界各地。但自晚清第一次鴉片戰(zhàn)爭后,戰(zhàn)爭、盜竊、走私等多種非正常途徑,導致中國眾多珍貴文物開始大量地流失到海外。例如,敦煌藏經(jīng)洞約5萬種各類文物至今分散在十幾個國家,由此還產(chǎn)生了聞名世界的顯學“敦煌學”。而在清末的文物外流過程中,作為老牌資本主義國家的英國,得到的中國文物在數(shù)量和質量上都居于前列。
實習生 趙紅星 現(xiàn)代快報記者 白雁
感謝林樹中教授的助手、青年學者趙玄曄對本文的大力支持
晚清,失控的文物外流
文物外流主要有四種途徑
自第一次鴉片戰(zhàn)爭后,中國文物大量流失海外。大致通過三種途徑流落在外。
一是19世紀后半葉至20世紀上半葉,來自西方的文化侵略者斯坦因等人打著“文化考察”的幌子,對西北地區(qū)的敦煌石窟、壁畫和古文化遺址進行肆意盜竊和非法挖掘。
二是戰(zhàn)爭劫掠流失出境。1860年,英法聯(lián)軍對圓明園進行野蠻掠奪和焚燒,掠走大批文物;1900年,八國聯(lián)軍在北京對皇室珍寶再次進行瘋狂劫掠;日軍侵華戰(zhàn)爭期間,也劫掠走了大量的文物。
三是國內不法分子盜竊盜掘,讓古董商非法販運出境的。
早從第一次鴉片戰(zhàn)爭起,就有大量國外的古董商與收藏人士進入中國,他們瞄準了那些散落在民間的文物。例如,1861年2月16日《倫敦新聞畫報》第38卷刊登了一篇特派記者從中國發(fā)回的信件,詳細描繪了英國軍官在北京琉璃廠古玩街采購古董的情景, “古玩街的景色令人難以忘懷……街上熙熙攘攘,擠滿了人。車、馬、驢和獨輪車到處都堵塞著道路,而一些英國軍官的到來更增添了那兒的混亂狀態(tài),那些軍官們大多數(shù)都披著中國的裘皮大衣。北京店鋪里的伙計們跟倫敦和巴黎的男仆們同樣機靈,他們隨時準備為顧客們效勞,將其已經(jīng)購買的商品送到任何地方去。街道兩旁有貨攤和像工藝品那樣精致的鍍金店鋪門面。在密密麻麻的龍頭之下懸掛著無數(shù)的招牌。那些有鍍金龍頭和立柱門面的都是些當鋪。”
而實際上,上世紀30年代以前,中國沒有相關的文物法,文物外流存在“誰先到誰就先拿走,誰有錢誰就能拿走”的現(xiàn)象。民國成立之初,北洋政府也曾有過阻止文物外流的計劃,1914年袁世凱任大總統(tǒng)時,就曾在《申報》上刊載大總統(tǒng)令,其中提到禁止古物出口,還命令內務部馬上訂立一個限制古物出口章程。但顯然,這個沒有法律支撐的大總統(tǒng)令并沒有被好好執(zhí)行。上世紀30年代,中國的盜墓、仿古之風盛行。在安陽,外國的古董商成天盤踞在那里等著老百姓去挖商代的青銅器,一旦帶回美國,一件青銅器往往能賣出上十萬美金的高價。
當然,還有一種文物外流的途徑,是通過自然的文化交流途徑,這種形式從古至今都有,如貿(mào)易、贈送等正當途徑。例如,唐朝開元、天寶年間,是中國文化、文物輸入日本的繁盛時期,現(xiàn)在的日本還收藏有當時從中國傳去的古老的毛筆。
編輯:付裕
關鍵詞:文物 中國 紙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