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天下 天下
圖文故事丨真情實景,習近平這樣講解文物
【學習進行時】文物承載燦爛文明,傳承歷史文化,維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產。習近平強調保護文物“功在當代、利在千秋”。新華社《學習進行時》原創(chuàng)品牌欄目“講習所”推出圖文故事,與您一起透過文物來感悟習近平的“文物觀”。
通過文物回憶歷史、解讀初心
2018年是馬克思誕辰200周年,也是《共產黨宣言》發(fā)表170周年。
在黨的十九大勝利閉幕一周之際,習近平總書記帶領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專程趕赴上海中共一大會址,沿著早期共產黨人的足跡,探尋我們黨的精神密碼。
1920年9月印刷出版的《共產黨宣言》中文譯本,安放于展廳陳列柜。講解員說譯本由一位共產黨人的老父親放在衣冠冢中方才保存下來,習近平聽了連稱很珍貴,說這些文物是歷史的見證,要保存好、利用好。
“建黨時的每件文物都十分珍貴、每個情景都耐人尋味,我們要經常回憶、深入思索,從中解讀我們黨的初心。”習近平飽含深情地說。
通過文物傳承文化、提振自信
廣西是“一帶一路”交匯對接的重要門戶,北海是漢代海上絲綢之路早期始發(fā)港。
2017年4月19日,習近平考察廣西,首站就來到北海市,參觀合浦漢代文化博物館。他察看合浦漢墓出土的我國古代青銅器、陶器和域外陶器、琥珀、琉璃等文物,了解漢代北部灣地區(qū)對外通商交往史。
這件東漢晚期的波斯陶壺就是習近平參觀的眾多展品之一。該壺屬古代波斯釉陶,應是通過“海上絲綢之路”傳入合浦的中亞器物。
編輯:周佳佳
關鍵詞:習近平 講解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