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你言我語 你言我語
賀家池在“保護”中走向消亡:復墾區(qū)倒建筑垃圾
深坑割據(jù)湖面
賀家池在紹興市區(qū)以東15公里。河水流經此地后,向北匯入錢塘江,再奔向杭州灣。
紹興市政府網站對賀家池的介紹不無自豪。據(jù)稱,賀家池或與唐朝詩人賀知章有關,湖面水天一色,西岸為魯迅外婆家,著名小說《社戲》即是以此為背景。
這個被視為紹興名片的湖泊,1985年走到了命運拐點。周邊多名村民告訴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他們當時在這里筑壩,建起若干精養(yǎng)魚塘,此后湖面不再連成一片,泛舟捕魚的畫面一去不返。
接下來的十余年里,絕大部分魚塘被抽干,后來人們在這里挖土造磚。“挖土挖出了大坑。”當年一名磚廠負責人回憶,“最深的坑大約30米,后來這個坑被挖到380畝。”
衛(wèi)星地圖顯示,到2013年,湖內磚廠及深坑四處分散,紹興第二大湖已遭“肢解”。
賀家池的水利調節(jié)功能也大大受損。村民們說,以前,賀家池周圍水網縱橫,紹興平原南高北低,一下雨,上游的水就會從南向北流,賀家池以其巨大的容量發(fā)揮了強大的調蓄功能。2013年“菲特”臺風來襲時,由于失去了賀家池這個蓄洪屏障,附近很多稻田被淹,百姓家中進水,4天不退。
2014年更糟。規(guī)劃資料載明,彼時磚廠、深坑面積合計1966畝,水域面積只有729畝,還有企業(yè)在抽干的湖底建高爾夫球場、跑馬場,共計616畝。
村民邵林婕在等待轉機。在她心里,賀家池是“母親湖”,湖里魚蝦應有盡有,幫她家度過了物質匱乏的歲月,“我對湖有感情,我要救她”。
2015年3月,經過半年多的研究,紹興市政府批復了《賀家池水環(huán)境綜合治理規(guī)劃》。兩年后,這一規(guī)劃再次優(yōu)化。“市政府已經是相當重視了。”當?shù)匾幻賳T評價。
當時,浙江省正啟動“五水共治”工程(即“治污水、防洪水、排澇水、保供水、抓節(jié)水”——記者注),治水熱潮席卷江南水鄉(xiāng)。賀家池似乎抓到了最后的救命稻草,但邵林婕很快發(fā)現(xiàn),政府的治理方向與她的設想不一樣。
在她和一些村民看來,賀家池應該結束“諸侯割據(jù)”的格局,引水入深坑,盡量恢復1985年以前的狀態(tài)。
一名了解賀家池情況的水利工程研究人員認為這一做法“沒有技術困難”——賀家池外的水位更高,因此,只需挖通當年筑起的河堤,水就會自然流入,“不用花太多的錢”。
完全“復湖”的另一好處在于,賀家池能灌溉、防洪,并沉淀來自上游的某些污染物,減少下游水域的污染。
紹興市水利局一名負責人也向記者坦言:“憑良心說,這個湖(如果連片),至少在目前的形勢下,對整個紹興的生態(tài)改善確實有好處。”
但獲批的規(guī)劃圖上多出了一條公路,將湖面一分為二。現(xiàn)有的磚廠原址、深坑,有的恢復成水域,有的則被標注為黃綠相間的方塊。這些方塊占據(jù)了賀家池原面積的約三分之一,共有1053畝,規(guī)劃方案解釋說,這一大片區(qū)域是“復墾區(qū)”。
一心想“復湖”的村民蒙了:所謂的“復墾區(qū)”,在1985年之前都是水,“從沒有過田,哪來的復墾”?
編輯:梁霄
關鍵詞:賀家池 消亡 復墾區(qū) 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