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銳·評論銳·評論
鐵路似乎總在見證中英交往
兩條薄薄的鐵軌上,一列班車鳴響汽笛,緩緩啟動。在英國擁有貨運列車后200多年,這個鐵軌大國終于發(fā)出了第一趟駛向中國的貨運班列。
今年年初,從義烏開至英國、途經9國的第一輛貨運專列載著價值3500萬元的中國小商品到達倫敦的巴爾金火車站。這趟2700英里的旅程標志著歐洲西部的英國正式接入中國的“一帶一路”。4月10日,返程的列車拖著32節(jié)車廂,載著奶粉、軟飲料、汽車零部件等英國商品,從英國東部的艾瑟克斯郡啟程,18天后到達中國義烏。
在中英交往史上,這兩個亞歐大陸兩端的國家最早是通過絲綢之路上的商旅間接產生貿易往來,其后它們之間的溝通媒介是前往中國的傳教士與“日不落帝國”的堅船利炮。后來的所謂自由貿易始終是強權下通商與“鴉片換茶葉”的壓榨。
今年是中英建立大使級外交關系45周年,也是中英關系“黃金時代”的深入發(fā)展之年。英中貨運專列的運行,為中英進行平等貿易提供了一種新的選擇。鐵路運輸與空運、海運相比,價格與速度均居中。從倫敦至義烏,鐵路運輸的速度比海運快一倍,價格又比空運便宜得多。如果中英之間的鐵路運輸常態(tài)化,更多逐利的商人將選擇這種貨運方式。
從相互依賴度上看,中英貿易結構互補性強,目前英國穩(wěn)居中國在歐盟內第二大貿易伙伴的地位,中國是英國歐盟外第二大貿易伙伴。這為鐵路運輸提升中英貿易水平提供了可能性。
從進出口貨物結構上看,中國對英出口主要是服裝、鞋類、玩具等傳統(tǒng)勞動密集型產品,英國對中國出口主要是車輛、航空發(fā)動機、建材、制藥等產品,都較為適宜鐵路運輸。這讓鐵路完全可以成為聯(lián)通中英貿易的又一條大動脈。
從兩國貿易的意愿上看,中國正大力拓展“一帶一路”,重振古老的絲綢之路,而選擇“脫歐”的英國要擁抱全球貿易,對包括中國在內的新興市場更是格外重視。這在當今全球貿易增長乏力、保護主義抬頭的大背景下,以鐵路促中英貿易的行動更加難能可貴。
英國媒體對這條新貿易路線的關注也非比尋常,BBC甚至特意租用直升機航拍,報道這列從中國駛來的列車。
但目前,中英貨運班列仍處于調試與磨合階段。要達到如“義烏-馬德里”班列那樣一周一次的頻次仍需時日。
鐵路似乎總在見證中英交往。今天的中英貨運班列同樣注定是一列駛往未來、開創(chuàng)未來的列車。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中英 中國 貿易 英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