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書畫·現(xiàn)場>一點一評一點一評
國寶《睢陽五老圖》流傳千年的秘密
題跋里記錄著遞傳千年的歷史
《睢陽五老圖》歷經(jīng)宋元明清和民國,至今已有千年,仍保存完好。在大多數(shù)的時間里,此圖一直珍藏于“五老”的后代中。上海博物館書畫部副主任凌利中認(rèn)為,一幅國寶能如此有緒地流傳,在畫史上是十分罕見的。
歷代眾多名家的題跋就是這幅名畫流傳脈絡(luò)的最好見證。此圖最早由錢明逸收藏,后來流轉(zhuǎn)于畫中五老之一的畢世長后人及朱貫后人中,而保存時間最久的則屬朱氏家族。
開禧元年(1205年)朱貫的曾孫朱子榮在得到此圖15年后于畫上題跋曰:“一日,畢公孫示子榮曾祖兵部畫像,蓋睢陽五老人,天下共知其賢。明年請以余地易歸奉祀。畢氏再圖其完,以舊本俾子榮。”由此可知,從1191年起 《睢陽五老圖》 卷就歸朱家所有,而畢家則留存一份摹本。
此圖在流傳過程中曾留下了多份摹本。對此,凌利中形象地解釋說:古時候沒有復(fù)印機,原作又只有一本,而五位老人的后代都想保存自家祖先的畫像,因此就請畫家們臨摹,從而產(chǎn)生了多份摹本。
自朱子榮之后,《睢陽五老圖》珍藏于朱氏家族長達(dá)數(shù)百年,被朱家世世代代視為傳家寶,格外珍重。明成化十五年(1479年)江蘇長洲人吳寬為 《睢陽五老圖》 題跋記載:“自朱子榮得卷后三百余年……”
在朱家后人中最有名的當(dāng)屬朱德潤,他是元代著名畫家,號睢陽山人,他的名作之一《渾淪圖》如今就珍藏于上海博物館(目前正在中國歷代繪畫館展出)。當(dāng)年他曾遍請?zhí)煜旅磕蜑椤额£栁謇蠄D》作題跋和觀識,其中包括趙孟頫、虞集、段天祐、張翥、俞焯、柳貫、周伯琦等近三十人。
到了康熙年間,這幅畫曾短暫流散于異姓收藏者手中,朱氏后人又想方設(shè)法購回此圖,為了更好地保護畫作,他們請人改裝,把原來的畫卷改為畫冊。
朱懋修是清代著名理學(xué)家,即《朱子家訓(xùn)》的作者,他曾在圖卷上留下一篇長跋記,文中感慨曰:“今幸有復(fù)歸之機,懋個力雖至薄,又何愛數(shù)十金而不為祖宗延一線脈耶?”言辭非常感人。這是朱氏后人在圖卷上的最后一次題跋,為此圖在朱氏家族中流傳近五百年的歷史畫上句號。
上世紀(jì)上半葉,這本畫冊在亂世中被倒賣至美國。如今,《睢陽五老圖》的原作分別藏于美國的三家博物館:畢世長像藏于紐約大都會博物館,馮平像與王渙像藏于華盛頓弗利爾美術(shù)館,朱貫像與杜衍像藏于耶魯大學(xué)博物館,而此圖的題跋則藏于上海博物館。
歷代書法家都在畫上留下墨寶
《睢陽五老圖》的珍貴不僅在于畫作本身,其中歷代名家的題跋在中國古代書法史中也具有重要的地位。
在上海博物館展出的 《睢陽五老圖題跋》冊上,觀眾可觀賞到五十余家題跋及觀款,其中包括宋代的蔣璨、范成大、楊萬里、洪適,元代的趙孟頫、虞集、柳貫,明代的文徵明、董其昌,清代的錢謙益,近代的吳湖帆等,皆是當(dāng)時的名流。
據(jù)上海博物館副研究員李蘭介紹,這本珍貴的題跋冊中還存有明代畫家尤求所臨摹的《睢陽五老圖》,她研究發(fā)現(xiàn),這幅畫是目前所發(fā)現(xiàn)的尤求最早的傳世之作,也是多本《睢陽五老圖》的摹本中質(zhì)量最高的一本。
《睢陽五老圖》的原作早已流失海外,那這本題跋冊又是如何被上海博物館珍藏的呢?
將題跋冊捐贈給上海博物館的人叫孫煜峰,他是上海著名的實業(yè)家,平生酷愛書畫,他鑒藏歷代書畫作品達(dá)數(shù)百件,其書室名為“弘一齋”。孫煜峰及其家屬于1965年、1981年先后兩次向上海博物館捐贈書畫作品,總計達(dá)160件。
據(jù)孫煜峰手稿記載,1942年他以重金購藏《睢陽五老圖題跋》冊,分上下兩冊,上冊為真本,即宋代蔣璨等人的《睢陽五老圖題跋》冊;下冊即為明朱集璜《錄睢陽五老圖題跋》冊。1965年,孫煜峰將兩冊一并捐贈給了上海博物館。
編輯:邢賀揚
關(guān)鍵詞:國寶 睢陽五老圖 耄耋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