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記厄瓜多爾救災一線的中國志愿者:揮灑青春 播種希望
“中國在哪里?”
“中國在亞洲,離這里很遠很遠。”
“這么遠,你們怎么過來的啊?”
“如果你想去,再遠的距離也阻擋不了你?!?/p>
“我要好好學習中文,長大后去中國,也去幫助有需要的人?!?/p>
……
這段對話發(fā)生在上月遭遇強震的厄瓜多爾震中佩德納萊斯,對話雙方是中國救援隊的叔叔們和一群孩子。當時,志愿者張鵬飛和救援隊員們正在發(fā)放捐贈物資。
地震災區(qū)最可愛的人
27歲的張鵬飛就職于中工國際,年齡不大,駐外經(jīng)歷卻不淺,在哥倫比亞、委內瑞拉和厄瓜多爾都常駐過。4月20日,中國救援隊伍萬里迢迢來到厄瓜多爾進行人道主義救援,急需西班牙語翻譯。得知消息后,張鵬飛自告奮勇提出去一線當志愿者,當天下午就隨救援隊乘軍用飛機抵達災區(qū)。
“我在災區(qū)的職責可以說是一個管家,需要與當?shù)卣⒙?lián)合國等機構溝通協(xié)調;和當?shù)剀姺铰?lián)系車輛,和911中心互通信息;安排救援隊伍住宿,”張鵬飛告訴記者。
一小瓶水、一個面包、一罐金槍魚就是救援隊員和志愿者們的“美味佳肴”。災區(qū)余震不斷。連日大雨使得隊員們居住的足球場積水嚴重,車輛無法進入,發(fā)電機和抽水泵也因大雨停止了工作。10個人要擠進兩個帳篷睡覺,帳篷底是濕的,很多隊員都長了濕疹。工作了一天,衣衫早已被汗水浸透,酷熱難忍?!盁針O了,我們就把衣服脫下來,站在雨里淋一會,或拿著桶里盛著的雨水往身上澆一下,”張鵬飛樂觀地說。
浙江姑娘趙瑩與張鵬飛同歲。她告訴記者,厄瓜多爾中國浙江商會說震區(qū)救援急需翻譯,“問我愿不愿意來,我就來了”。
趙瑩4月25日到達營地,協(xié)助明珠救援隊開展醫(yī)療服務。“震區(qū)道路十分難走,余震不斷,路上的裂縫更大了,雨水導致山體滑坡時有發(fā)生。有的村落無法通過陸路抵達,只能靠直升機或輪船進入,”趙瑩說。
醫(yī)療隊1輛車,7個人。經(jīng)過簡單培訓,趙瑩很快熟悉了藥品和簡單醫(yī)療器械的使用,既當翻譯,又是護士。幾天來,醫(yī)療隊員接待了數(shù)以百計的患者:有人飲用了不干凈的水,腹痛難忍需要對癥下藥;有人腳被玻璃扎到,需要將玻璃碴一點點取出,再上藥包扎;有人地震時胳膊被劃傷,傷口感染潰爛,需要立即清創(chuàng)醫(yī)治……
救援人員背后的智囊團
周薇,氣質嫻靜,學西班牙語的她在厄瓜多爾南部城市昆卡工作。地震后,她看到校友群中招募志愿者的消息,就從4月20日開始參與卓明災害信息服務中心的志愿活動。據(jù)介紹,他們的工作包括搜集信息,核實、翻譯、整理發(fā)布中文簡報,傳遞具體地點需求,制作地圖等。
周薇對志愿者工作充滿激情:“我們核實信息有明確的工作流程。在逐村排查救災信息時,首先通過電話或社交媒體同聯(lián)絡人溝通,提出12個關鍵問題,記錄回答,并盡可能多地采集信息,最后匯總成簡報。關鍵問題包括建筑物損毀情況、如何到達當?shù)?、是否需要醫(yī)療救援等等。”
卓明災害信息服務中心是一家專業(yè)處理地震救援信息的民間志愿組織,參與過國內40多次災害響應工作。在此次厄瓜多爾地震中,卓明制作了14期簡報,排查了200多個村子的災情,翻譯了14萬字的專業(yè)材料,這背后是上百人志愿者團隊的力量。
卓明負責人郝南告訴記者,卓明在網(wǎng)絡上發(fā)動400余名志愿者,其中超過300名志愿者是臨時應招而來的西語志愿者,不少是在厄瓜多爾等南美國家工作生活的中國人。郝南說,連續(xù)幾天他只睡3個小時,協(xié)調數(shù)百名志愿者挑選、分析海量信息,每天發(fā)布救災簡報。
卓明救災簡報突出實用信息,提供救災和咨詢材料,并和抵達厄瓜多爾的中國救援隊伍保持密切溝通,幫助救援人員提高效率,堪稱一線救援人員的智囊團。
4月28日,郝南發(fā)布了最后一期厄瓜多爾地震卓明救災簡報,宣布本次卓明厄瓜多爾地震響應結束,感謝志愿者積極參與。
“地震以來,我們有數(shù)百名志愿者在線上參與,90%以上是第一次參與災害信息響應。他們不計回報,源源不斷地把最新消息翻譯成中文供我們匯總,”郝南說,“上萬公里的距離并不能阻擋我們對厄瓜多爾災情的關注?!?/p>
廢墟中揮灑青春,艱難中播種希望。厄瓜多爾強震后,成千上萬青年人通過各種方式投身救災一線,其中不乏中國志愿者的身影。他們不畏艱苦地辛勤忙碌著,用蓬勃向上的青春為厄瓜多爾受災民眾奉獻一份力量,溫暖一片心靈。(完)
編輯:玄燕鳳
關鍵詞:厄瓜多爾 救災 中國志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