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銳·評論銳·評論
產(chǎn)品過硬,服務也要品牌化
記為阿根廷鐵路升級忙碌的中國人
今年7月底,中國中車四方股份公司(以下簡稱中車四方)出口到阿根廷的動車組最后一輛車在青島港順利裝船。一個月后,這批車輛漂洋過海將抵達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港口。
2013年初,阿根廷政府與中車四方簽署總金額約10億美元的城際動車組供貨合同,這是當時我國向海外出口城際動車組的最大一筆訂單。去年10月,中阿簽訂技術培訓和技術支持協(xié)議,總金額達1.5億元人民幣,這是我國城際動車組的首個海外技術支持服務項目。
由中國提供的新型動車組已陸續(xù)投入運營。“中國制造”+“中國服務”,讓阿根廷人發(fā)出由衷感慨:“中國的火車好,中國人也好!”
新列車—新時代
首批動車組在阿根廷首都的薩緬托線正式投入運營時,克里斯蒂娜總統(tǒng)表示,中國幫助阿根廷人實現(xiàn)了“長久以來的一個夢想”
2014年7月21日,出口到阿根廷的首批動車組在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的薩緬托線正式投入運營。親自出席新車運營剪彩儀式的克里斯蒂娜總統(tǒng)說:“升級鐵路系統(tǒng)是我們長久以來的一個夢想,新列車將把我們帶進一個新時代。” 阿根廷內(nèi)政交通部長蘭達佐也給予高度評價:“中國列車的技術穩(wěn)定性、舒適性和安全性都很高,我們對引進的中國列車非常滿意。”開始運營后不久,阿根廷主流報紙《國民報》專門刊登長篇文章,報道新型動車組的運營情況,其標題是《中國火車正式運營滿十天,乘客們說確實好》。根據(jù)阿方提供的調(diào)查數(shù)據(jù),阿根廷乘客對中國動車組的滿意度高達97%。
一年后的今天,已有近700輛新型動車組先后投入運營。這一輛輛技術先進的中國造列車行駛在阿根廷的鐵路上,每天運送數(shù)十萬名乘客,展示著中國高端制造業(yè)的實力,也將中國品牌和中國形象帶到了這個遙遠的南美大國。中車人自豪地說:我們的動車跑在海外的鐵軌上,就是一張張移動的“中國名片”。
阿根廷的客運鐵路中,最老的一條就是薩緬托線,始建于1857年,也是南美洲最早的城際鐵路線;最晚的一條叫羅卡線,建成于上世紀80年代。這些鐵路線都已年久失修,車輛和設施普遍老化,安全系數(shù)很低。2012年,阿根廷發(fā)生一起嚴重的鐵路交通事故,導致51人死亡、700多人受傷。在這一事件的影響下,阿根廷政府下定決心,推動鐵路系統(tǒng)升級改造。
中車四方特別重視這一項目。中車四方阿根廷公司總經(jīng)理及駐阿根廷代表夏竟成說:“我們努力把這個項目打造成精品示范工程,從設計、制造到質量控制,各方面都要求做到精益求精。”
老夏剛進中國南車的時候,主攻“轉向架結構設計”。老夏本人許多年前就已“轉向”,經(jīng)營國際市場,但回憶起自己的老本行,他還是非常自豪。記者采訪那天,中國科技部網(wǎng)站上公布了“十二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更高速度等級動車組轉向架關鍵技術研究及裝備研制”項目通過驗收的消息,報道中提到的“更高速度”就是指時速400公里以上。記者給老夏發(fā)了條微信:“今后中車走出去,底氣越來越足了。”老夏回復說,“希望如此,也為國家做點事。”
老夏為國家做的事,就是在阿根廷盯住市場需求。2006年,中車四方在阿根廷簽下第一份訂單,出口一批客運車廂。2013年簽下動車組出口合同,2014年又簽下技術支持服務合同。
10多年的海外市場經(jīng)歷,老夏頗有心得。他告訴記者:“靈活、開拓和以需求為導向才能贏得市場,務實、責任和擔當才能維護市場;產(chǎn)品要注重品質和品牌,將服務產(chǎn)品化,把服務當作產(chǎn)品來經(jīng)營,當兩者相得益彰時,就能獲得滾雪球效應的市場訂單。我認為,‘中國制造’應至少包含‘品牌化的產(chǎn)品’和‘品牌化的服務’兩個理念。我們在阿根廷項目上實踐了這個理念,因此才收獲了良好的效果。”
“首批城際動車組抵達阿根廷后,我們先后進行了50多項、2800多公里的線路試驗,試驗結果表明該城際動車組各項技術性能優(yōu)良。阿方對此充分肯定,對我們公司非常信任,雙方密切配合,建立了非常友好的合作關系。接下來雙方還將進一步磋商開展全壽命周期的服務合作。可以說,到目前這已經(jīng)是一個雙贏的精品工程了。”
火車好—人也好
深夜,動車組陸續(xù)入庫,鐵軌空了出來。吳厚才帶著幾個技術骨干,爬上剛剛編組好的列車,開始了又一輪的新車調(diào)試
老吳在國內(nèi)時,是中車四方總裝分廠的副廠長,一年多前來到阿根廷,擔任交付與售后服務團組的負責人,卸車、編組、調(diào)試、交驗和售后服務,都是他要管的分內(nèi)事。
出口到阿根廷的709輛動車,分24批,先后從青島港裝船發(fā)貨。到了布宜諾斯艾利斯港,一般需要3到4天卸車。一輛動車的重量在48噸到52噸之間,卸車容不得半點馬虎。每到那個時候,老吳都要帶著工程師和技術嫻熟的技工,早出晚歸到碼頭協(xié)助業(yè)主卸車和編組。車輛編組連接后,再用機車牽引到車輛段,等待下一步的調(diào)試和業(yè)主驗收。
一份合同的第一列車都要進行型式試驗,以驗證符合設計要求。型式試驗非常嚴格,試驗項目多,占用時間長,經(jīng)常要開開停停,所以都安排在后半夜的非營運時間段。每次做型式試驗,老吳他們就要從深夜12時開工,直到凌晨三四時。
除了去碼頭指揮卸載,或者上鐵道做新車測試,其他多數(shù)時間,售后服務團組的技術人員就在3個車輛段之間往返。
從布宜諾斯艾利斯市中心出發(fā),往西南方向開車約一個小時,就來到薩莫拉鎮(zhèn)。羅卡線的鐵路車輛段就設在這里。最近到港的幾批動車,都開到了這個車輛段。老吳帶著他的十來個同事,也把調(diào)試、交車的工作陣地轉移到了這里。
阿方業(yè)主公司把車輛段上的一個圖書室騰出來,給老吳他們當工作間。圖書室位置很好,隔著玻璃窗,正好能俯視大半個維修車間。車間里整齊排列著七八列動車組,有幾列是剛剛從港口開到這里準備調(diào)試的。不下車間的時候,老吳會站到窗前,看著動車組進進出出,緊盯著調(diào)試和交付工作的進展。
新車的調(diào)試和運營車輛的維修,都是中阿兩套人馬。作新車調(diào)試的時候,中方人員演示,阿方人員驗收。維修的時候,中方人員教,阿方人員學。與老吳合作的阿方技術主管叫薩內(nèi)洛,每列動車通過調(diào)試,老吳和薩內(nèi)洛共同簽字,就代表成功交付。薩內(nèi)洛對記者說:“從中國進口列車是一個好主意,乘客滿意,企業(yè)滿意,政府滿意,司機們也都說中國車的安全性能好,視野開闊,容易操作。”
兩套人馬的合作,語言交流成為不可跨越的環(huán)節(jié)。剛從大學畢業(yè)不久的李菁是這個車輛段上的西班牙語翻譯。圖書室的墻上掛著一塊黑板。小李把一些常用的詞匯,如扳手、受電弓、上電等,用中西文兩種語言寫在黑板上。有空的時候,老吳他們就像小學生一樣,坐在黑板前學習??恐@些簡單的詞句,加上真誠的情義,老吳他們和阿根廷的技術人員結下了友誼。他們一起吃阿根廷烤肉,一起吃中餐,還組織球隊一起踢足球。
薩內(nèi)洛跟老吳接觸了近兩年,工作之外,兩人已是朋友。薩內(nèi)洛指著遠處老吳的背影對記者說:“中國的火車好,中國人也好。”
全天候—反應快
今年3月初,中車四方派出的一個由31名技術人員組成的技術服務團組,來到阿根廷開展技術服務,為阿方解決各種“疑難雜癥”
中國提供的新型動車組科技含量高,當?shù)罔F路公司卻缺乏相應的操作和維修能力。為幫助阿方掌握新型動車組維護技術,去年10月,中車四方與阿根廷國家鐵路運營公司簽訂技術培訓和技術支持協(xié)議。這是中國城際動車組的首個海外技術支持服務項目,標志著中車從輸出高端軌道交通裝備向輸出高附加值的技術服務的升級。
中車四方阿根廷公司副總經(jīng)理劉傳鋒專門負責技術支持服務。他介紹說,公司派出了一支精干的技術隊伍,為阿方提供全天候24小時的“保姆式”技術服務,包括為司機和車輛段維護人員提供咨詢和指導,也為阿方解決各種“疑難雜癥”,如因操作不當或其他事故造成損壞,技術支持團組的專家會在第一時間趕到現(xiàn)場,為阿方提供損壞評估和診斷、出具修復方案。
技術服務團隊還為阿方提供技術培訓,內(nèi)容包括動車組技術原理、故障處理和檢修維保等。他們還在3個鐵路車輛段設置了技術支持中心,為鐵道線出現(xiàn)的緊急故障提供技術指導和支持。車輛段的工作小組都由主任設計師級的技術專家?guī)ш牎?/p>
劉傳鋒告訴記者,中方的技術人員為了做維修檢測,常常要“添乘”,即工作人員乘坐正常運營中的列車。乘客們看到中方人員的工作服和公司標志,經(jīng)常會主動打招呼致意。“我們知道,阿根廷乘客的這種熱情善意,是中車用高質量的產(chǎn)品和服務贏來的,我們?yōu)榇烁械阶院馈?rdquo;
去年11月,蘭達佐與中車四方就在阿設立服務與制造合資工廠簽訂戰(zhàn)略合作意向書。雙方計劃對阿根廷國家鐵路運營公司舊廠進行改造和擴建,為新型動車組提供維保檢修等服務,雙方還考慮未來通過技術轉移,在阿根廷本土制造用于更新首都區(qū)域和長途列車的相關設備。計劃中的檢修廠將聘用和培訓當?shù)貑T工,幫助當?shù)貏?chuàng)造就業(yè)機會。
責任感—使命感
下午5時,武曉紅帶著她的技術小組,走進阿根廷國家鐵路運營公司的辦公樓。電話控制中心的值班人員反應迅速,有條不紊
按照中車阿根廷項目組的分工,鐵道車輛段的工作時間是早7時到晚5時。車輛段員工下班后,夜間電話控制中心人員開始上班,時間是下午5時到次日晨7時。深夜列車停運期間,他們只有4個小時的休息時間。白天車輛段和夜間電話控制中心互相銜接的機制,保證了對運營車輛實行全天無間隙的技術支持。
電話控制中心的主要任務是遠程處理動車組運營中可能出現(xiàn)的緊急情況,是溝通阿根廷業(yè)主和技術支持團隊的重要橋梁,其作用舉足輕重。
武曉紅,高級工程師,來自青島,在國內(nèi)長期從事動車設計,主攻制動系統(tǒng)。她告訴記者,到夜班控制中心,要應對的不只是制動問題,更需要對車輛知識有全面的掌握。
回顧電話控制中心的開張經(jīng)歷,武曉紅坦率地說,阿根廷的工作環(huán)境比較艱苦,“我們剛到的時候,控制中心還是毛坯房,地面是水泥,夏天沒有空調(diào),值夜班只好開窗通風,挨了不少蚊子叮。”
“電話控制中心運行的最初一周,我們是8個人一起上班,不敢打盹,老擔心遇上我們不能遠程解決的緊急故障?,F(xiàn)在3人小組就能處理自如了。”通過3根電話線和3臺電腦,電話控制中心連接著調(diào)度室和運營在鐵路線上的數(shù)百輛動車。從指導新司機解決操作問題,到協(xié)調(diào)派遣應急小組趕赴一線處理技術故障,電話控制中心的值班人員反應迅速,有條不紊。每天10多個小時的夜班是漫長的,但“責任感和使命感,讓我們忘掉了時間的漫長”,武曉紅說。
中車四方派駐阿根廷的70多名管理和技術人員,擔負著市場開拓、售后服務、技術支持等各項任務,跑遍了阿根廷城際鐵路的每一個路段,他們的服務是24小時全天候。從輸出“中國制造”到輸出“中國服務”,中車在阿根廷的成績,不僅代表著中國技術裝備的一流水平,也體現(xiàn)了中國產(chǎn)品服務質量正走向世界前列。
“熬了一夜之后,凌晨時分,從電話控制中心向窗外望去,看到了美麗的朝霞,看著太陽從拉普拉塔河上冉冉升起。我想,與其說我們是在上夜班,不如說是在迎接日出!”在一份工作匯報中,武曉紅充滿感情地寫道。
編輯:薛曉鈺
關鍵詞:阿根廷 動車 高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