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人物·生活>集·言論集·言論
不要消磨掉貧困學子接受教育的尊嚴
近日,河南省鄧州市張村鎮(zhèn)上營街李某敏家中三姐弟共用一部手機的事件刷屏了。這篇題為《河南一貧困戶女兒因無法在家上網(wǎng)課吞藥物自殺》的文章,讓教育公平、代際貧困等關鍵詞一次次地成為坊間熱議的話題。
在輿論的關注下,當?shù)毓俜交貞f,目前已經(jīng)為其家中配備好可以上網(wǎng)課的智能手機。同時表示將在原有政策下對其加強幫扶,且連夜為女孩家添置了新家電和被褥,并送去5000元現(xiàn)金。
李某敏家的苦難暫時解決了,但是這就結(jié)束了嗎?這一事件所折射出的真實感和無力感讓人嘆息。不可否認,國家目前脫貧攻堅的力度世所罕見,困擾中華民族幾千年的絕對貧困將于今年底被消滅。但是,我們要清楚地認識到,相對貧困還將長時期存在。
教育的本質(zhì)是育人,教育者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對學生有潛移默化的影響。既然受教育權是每個人應有的權利,那么特殊時期采取線上上課的方式也要顧及到每一位學子,保證不讓一名學生因為貧困而掉隊。這不僅僅關乎受教育者的經(jīng)濟承受力,更關乎的是受教育者乃至整個家庭的尊嚴和情感。學習課本上的知識固然重要,但是比學習課本知識更重要的是,不讓貧困消磨了貧困學子接受教育的尊嚴。一旦受教育者在童年和青少年時期因為貧窮導致受教育權利受到損害,則其尊嚴和情感上的受損程度遠遠超過其課本知識學習匱乏的損害,讓受教育者一生之中都留下無法泯滅的陰影。
在“停課不停學”的倡導下,各級院校都紛紛啟動網(wǎng)絡課堂。教育的方式多種多樣,教學的手段也可靈活有趣?;蛟S,這正是讓學生學習一些看似無用、“考試不考”但卻非常有意義也有必要的知識的時候。很多高校的做法可圈可點。
北京大學為方便家庭經(jīng)濟困難學生網(wǎng)上學習,為132名家中沒有電腦或網(wǎng)絡的學生配置了電腦、手機網(wǎng)絡等移動終端,并花費67萬元為2234名貧困學生每人補貼了300元的“網(wǎng)課流量費”,讓這部分學生實現(xiàn)了在線學習無障礙,保證有條件做到不停課、不停學。
中央民族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石新民老師在其《藝術導論》的開課導言中說,疫情把大家困守在各自的家鄉(xiāng),但也并不完全是壞事。大家如果把困守的時間充分利用起來,是可以有所收獲的,比如說,在可以走動的前提下,大家可以在家鄉(xiāng)附近來一次深入細致的走尋。每一條街巷,每一條河,每一個碼頭,每一座山,每一個村寨,每一座老宅子,甚至每一棵大樹,其實都是有歷史、有故事的,里面所涵蓋的細節(jié),就是文化。你可以跟一個當?shù)氐拿耖g藝人或者一個民間歌手一起呆一下午,看一個木匠制作一個構件,可以去拜訪一個薩滿或者一個畢摩、儺戲師傅,把你們家附近的博物館、紀念館看一遍,去考察一口古井,為它寫一小篇小文章。也可以到一座高山上去看風景,看日出和日落。記住,這不是閑逛,因為藝術就是起源于游戲、巫術和勞動之中。
沈陽師范大學文學院胡玉偉院長的《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作品導讀》課給學生們布置的任務是閱讀、思考、寫作。“讓自己心靜下來,讀經(jīng)典作品,思考一些問題,練練筆,同時閱讀老師發(fā)的材料?!?/p>
這些院校的做法都值得點贊。“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本W(wǎng)絡課堂也是一種教學方式,是現(xiàn)代教育技術發(fā)展的結(jié)晶。但是,無論技術如何發(fā)達,都是為人服務的。教育也是如此,無論何種教學方式的采用都要考慮到教育公平,不要讓貧困消解了這種公平。要讓所有的學生無論在何種情況、在什么地點都可以享受有尊嚴的接受教育的方式,這是新時代交給每一位教育者的答卷。
(作者系農(nóng)民日報-中國農(nóng)網(wǎng)記者)
編輯:董雨吉
關鍵詞:貧困 尊嚴 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