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沸點 沸點
法官“帶貨”的司法拍賣:有法院1小時成交額過億元
直播不是萬能的
但對于法院而言,司法拍賣中的一些痼疾,依然無法靠直播解決。比如在線下拍賣時代就存在的問題——拍品瑕疵擔保責任。
在譚秋桂看來,拍賣標的物存在瑕疵的情況下,法院是否需要承擔責任,首先要看拍賣前法院是否如實公開了標的物已知的瑕疵。如果拍賣前法院已經(jīng)公開該瑕疵,拍定人就無權要求撤銷拍賣。如果法院事先沒有發(fā)現(xiàn)或者沒有公示該瑕疵,拍定人應該有權請求撤銷拍賣。
“法院是有責任鑒定拍品真?zhèn)蔚模驗樗痉ㄅ馁u是一種司法行為。但現(xiàn)在的問題是,法院有沒有能力做鑒定。”譚秋桂說,鑒定是一件非常復雜的事,特別是涉及奢侈品、名酒等的鑒定,法院自己可能都確定不了真假。
據(jù)多家媒體報道,2019年12月,南京某法院的司法變賣中,買受人以11.2萬元的價格買下了一款包,后經(jīng)多家機構鑒定,這是一只仿冒的愛馬仕鉑金包。但在該法院的拍賣公告中,這只包的市場評估價格為20萬元,11.2萬元為變賣價,包的品牌未被提及。
譚秋桂認為,從拍賣公告的內容看,法院把它當成了真愛馬仕。“這就屬于法院公開的信息有誤,沒有真實反映包的品質。所以法院應當為此負責。”對此,當事法院回應稱,將主動聯(lián)系買受人,結合其異議申請及相關證據(jù),按規(guī)定予以審查處理。
但西南政法大學比較民事訴訟法研究中心副主任谷佳杰認為,一般情況下,法院只要在拍賣公告中盡到了正常、合理、規(guī)范、充分的義務,就不必不承擔瑕疵擔保責任,“比如法院可能會說,我們下面拍賣的是一箱標注了茅臺字樣的白酒,但不會說我拍賣的就是真正的茅臺酒。”
貴州省仁懷市法院拍賣的黑社會涉案資產(chǎn)。網(wǎng)頁截圖
不過在直播拍賣時代,法院、法官從幕后走到臺前,競拍者更會對公權力產(chǎn)生天然的信任。這種情況下,一旦拍品后續(xù)出現(xiàn)瑕疵,那么受損的就是法官、甚至法院的形象和信譽。“不良影響可能會被放大。”谷佳杰說。
此外,中國各地、各級法院內案多人少的矛盾并不鮮見。在譚秋桂看來,許多執(zhí)行庭的法官都在外面查封、扣押財產(chǎn),當事人想和他們見上一面都難,“所以法官哪有時間直播拍賣?”
但谷佳杰認為,對于司法拍賣來說,任何有助于增加曝光度、提高溢價率的方法,都是正確的發(fā)展方向。如果直播能夠成為吸引大眾關注的契機,這對執(zhí)行工作本身就是有益的。
雖然去年年底以來,各家法院的直播拍賣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績,但是否要將其常態(tài)化、常規(guī)化,似乎誰都沒有答案。多家法院接受新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年底法院工作繁忙,暫時沒考慮下次直播。
在金首看來,直播之初,法院的主要目的是宣傳司法拍賣,現(xiàn)在這個目的已經(jīng)達到了。如果再次直播,傳播效果說不定會大打折扣。
“那次直播后,有人問我還會不會再次直播?我只能說,合適的時間,如果有合適的拍品,那也是可以做的。”金首說。
新京報記者 李桂 江蘇南京報道 實習生 曹一凡
編輯:周佳佳
關鍵詞:法官“帶貨” 司法拍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