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中式英語”或是講好“中國故事”的新鮮語匯
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里的“四世同堂”算翻譯難題?專家直言,中國文化“走出去”過程中,“翻譯題”更難更多
集納民間智慧的“中式英語”,或是講好“中國故事”的新鮮語匯
■有些曾經被調侃的“中式英語”用詞,如add oil(加油)、lose face(丟臉)、long time no see(好久不見)等,后來均已“驗明正身”,被收錄進入了《牛津詞典》等權威語言出版物。這也說明,借助互聯網渠道獲得快速傳播,一些“神翻譯”已經開始豐富著人們的語言,正成為新詞的重要來源。
■本報記者 儲舒婷
上周六,全國大學英語四級、六級考試剛一結束,多道翻譯考題就迅速引來圍觀和熱議。其中,“四世同堂”和“荷花梅花牡丹”,成為今年難倒最多人的翻譯題,且不出意外地刷屏社交網絡。
最近幾年,每次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都有類似的翻譯“神題”,不少考生和網友不僅“創(chuàng)造”出許多奇葩答案,有人還半開玩笑地稱“這是在考驗想象力”。
或許,有些充滿中式英語味的“神翻譯”逗樂了網友。但在翻譯領域,除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專有名詞、成語、典故時常成為中譯英難題外,當代中國社會有很多新的事物、新的現象不斷涌現,也會在譯介和解釋中遇到交流“有壁”的困擾。
換言之,在中國文化“走出去”的過程中,遇到的翻譯“神題”其實更多、更難。適當汲取民間智慧的“中式英語”,說不定就能不經意間獲得讓外國人“心領神會”的奇效,從而成為講好“中國故事”的新鮮語匯。
翻譯“四世同堂”究竟難不難?
很多考生或許還記得,今年上半年的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剛結束,“紅燈籠”因為被有的人翻譯成“red denglong”而很快被“笑”上熱搜。而就在剛剛過去的這個周六,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中,“四世同堂”如何翻譯再次成為社交網絡上熱議的話題?!癴our people in one home”“grandfather’s father,grandfather,father and son”“three fathers no die and live together”……考生給出的答案五花八門,令人忍俊不禁。
有網友盤點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近年來的考題,稱“簡直在考驗考生的想象力”。比如,曾有人把“溫泉”譯成“gulugulu water”,把“開水”翻譯成“open water”,把“怦然心動”譯成“make my heart pengpengpeng”,把“黃山”翻譯成“yellow mountain”……
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中出現的這些翻譯“神題”,命題初衷顯然不是“為考而考”“難倒考生”。同濟大學外語學院教授沈騎注意到,近年來,這一外語考試時常會冒出一些具有濃郁中國傳統文化特色的詞匯?!坝械目忌綍r不注意積累,或許會覺得很難。”他以今年納入考題的“四世同堂”一詞舉例。其實,老舍先生的《四世同堂》英文版早就給出過示范(The Yellow Storm),且這本書在國際上關注度頗高,因此,對具備一定人文素養(yǎng)的學生而言,“四世同堂”的翻譯應該不算是一道難題。
在一些學者看來,每年的大學英語四六級翻譯“神題”引發(fā)社會關注、成為熱搜話題,背后呈現的文化現象更值得思考:隨著中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不斷走近世界舞臺中央,當代中國社會涌現的很多新事物、新現象,在文化“走出去”的過程中,就會演變?yōu)橐坏赖馈盁X”的翻譯題。如何講好“中國故事”,助力中國文化“走出去”,已經越來越重要,而這也是本土英語教育亟需突破的重大課題。
“從這個意義上說,四六級考試的命題具有一定的指揮棒效應,出現一些翻譯神題或許是好事,對學校教學有反哺作用,引導更多學生學以致用。”沈騎說。
一些中式“神翻譯”成為日常新語匯
在采訪中,有一點讓記者印象深刻:一些常年從事翻譯工作的學者,不僅沒有“輕視”那些逗樂大眾的“中式英語”,相反,對于一些來自網絡的“神翻譯”,不少學者格外重視,甚至將其作為學術研究的方向。
一個不爭的事實是,有些曾經被調侃的“中式英語”用詞,如add oil(加油)、lose face(丟臉)、long time no see(好久不見)等,后來均已“驗明正身”,被收錄進入了《牛津詞典》等權威語言出版物。這也說明,借助互聯網渠道獲得快速傳播,一些“神翻譯”已經開始豐富著人們的語言,正成為新詞的重要來源。
對于“中式英語”新詞的產生和運用,翻譯家、上海外國語大學英語學院教授吳剛介紹:“中譯英的基本原則主要是看翻譯后實際產生的交流效果。站在中方立場看,只要能夠保證翻譯后不走樣、忠實傳遞詞匯本身的意思即可。”
近年來,許多描述當下中國社會面貌的特色新詞層出不窮。比如Square Dancing(廣場舞)、Leading Dragon(領頭龍)等,從文化、社會、經濟等方方面面,呈現當代中國社會生活的新氣象。
“在漢譯英的過程中,國家、社會對外話語傳播的需求與網民群體所呈現的年輕化的心態(tài)形成了同頻共振——這已經成為一種趨勢?!鄙蝌T說,為了讓翻譯更加精準,有時候可以借鑒英語文化中的參照物,而當對方文化中沒有參考時則往往采用直譯。比如,對于“中國大媽”這樣的特殊現象,英語媒體就使用了“dama”這樣的直接音譯。
對母語文化的理解決定英語能力的高低
許多在漢譯英中凝結的“民間智慧”,實際上得益于網絡上自發(fā)的文化傳播。有學者提及,前幾年,“老外沉迷中國網文”就曾引發(fā)過學界的關注與討論。很多備受追捧的中國網文,時常夾雜著具有本土文化色彩的詞語和表達,比如“九州”“道”“乾坤”“三界”“法術”“一炷香”等等。為了讓老外快速掌握這些詞的含義、實現輕松閱讀,在幾個網文的翻譯網站上,翻譯者、作者等共同構成的“產出群體”逐漸增多。
同樣,當中國熱門古裝電視劇《甄嬛傳》被美國奈飛公司購買海外版權并播出后,原作作者也參看了多個字幕翻譯版本,最后該作者認為:“最好的版本來自國內學校的大學生?!?/p>
“這種自發(fā)的寫作和傳播,再次證明興趣是語言文化最重要的切入口?!鄙蝌T認為,語言的應用和現實的學習、生活息息相關,一旦有親身的感受和興趣,就有動力嘗試翻譯。
華東師范大學終身教授潘文國曾表示,外語翻譯能力的高低,首先取決于母語能力,尤其是對母語文化的理解。“每個人首先是通過母語去認識世界的,外語學得再好也只是一個補充。因為母語能力會時時影響你的外語能力。”
吳剛認為,民間偶有“神來之筆”,這是對常規(guī)譯法的有效補充;而專業(yè)學者擅長歸納和提煉民間智慧。如果這兩方面力量加強協作,中國文化“走出去”的道路會更加通暢。
編輯:楊嵐
關鍵詞:翻譯 英語 中式英語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