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書畫·現(xiàn)場>訊息訊息
古人把避暑消夏做成了詩情畫意
原標題:古人把避暑消夏做成了詩情畫意
三伏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民諺有云“頭伏日頭二伏火,三伏無處躲。”
“三伏”每年出現(xiàn)在陽歷7月中旬到8月 中旬這段時間。《陰陽書》記載:“從夏至后第三庚為初伏,第四庚為中伏,立秋后為后伏,謂之三伏”。東漢繁欽《暑賦》有云:“林鐘紀度,祝融司 節(jié)。大火飄光,炎氣酷烈。沉陽騰射,滯暑散越。區(qū)寓郁煙,物焦人渴。煌煌野火,噴薄中原。翕翕盛熱,蒸我層軒。溫風淟涊,動靜增煩……”當此時節(jié),杜甫曰“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腸”,白居易嘆“頭痛汗盈巾,連宵復達晨。”
今年暑期大熱,全國各地高溫不斷。赤日炎炎似火燒,空調冰箱才逍遙。可是在沒有電氣的古代,我們的老祖宗是怎么應付這燒烤般的苦熱,又如何把避暑消夏做成了“心靜自然涼”的詩情畫意?
———編者的話
王維獨坐幽篁里 李白脫巾掛石壁
暑熱難消,避之何方? 白居易自問自答:“何處堪避暑?林間背日樓。何處好追涼? 池上隨風舟。”
王維在陜西終南山中建了竹里館,并寫下膾炙人口的詩句:“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陳子昂與之相似,也是“山水開精舍,琴歌列梵筵。人疑白樓賞,地似竹林禪。對戶池光亂,交軒巖翠連。色空今已寂,乘月弄澄泉”。
李白雖也推崇山林避暑,但他顯然屬于率真曠達的自然派:“懶搖白羽扇,裸體青林中。脫巾掛石壁,露頂灑松風。”
秦觀則喜歡獨處池畔柳蔭下,支張床吹吹風:“攜杖來追柳外涼,畫橋南畔倚胡床。月明船笛參差起,風定池蓮自在香。”
劉禹錫的《劉駙馬水亭避暑》詩,道出了山林水榭之外,另有一個奢華的去處———水亭:“千竿竹翠數(shù)蓮紅,水閣虛涼玉簟空。琥珀盞紅疑漏酒,水晶簾瑩更通風。”
詩中的“水亭”,便是唐代王公貴族的“空調房”。史料記載,遠從先秦時起,皇室、貴族便孜孜不倦于打造適合酷暑居住的“夏房”。漢時皇宮中建有“清涼殿”、“延清室”。佚名古籍《三輔黃圖》中記載,清涼殿“以畫石為床,文如錦,紫琉璃帳,以紫玉為盤,如屈龍,皆用雜寶飾之。”“又以玉晶為盤,貯冰于膝前。”還有宮人搖扇,制冷效果據(jù)說可達到“中夏含霜”。
到劉禹錫所處的唐代,宮中已有了利用自然水冷降溫的“含涼殿”。此殿傍水而建,殿中安裝了類似水車的機械傳動設備,采用冷水循環(huán)的方法,以流水轉動扇輪,扇輪轉搖產生風力,將冷氣傳往殿中,形成了“水激扇車,風獵衣襟”的效果;同時在宮殿的四檐裝上水管,把水引上屋頂再任其沿檐直下,形造水簾,循環(huán)往復,激起涼氣。《唐語林·豪爽》記載,含涼殿“陰溜沉吟,仰不見日,四隅積水成簾飛灑,座內含凍”。民間達官貴人效仿其原理,自建“水亭”,也是身份的象征。到了宋代,不但以風輪送冷水涼氣,人們還在蓄水池上和大廳四周擺設各種花卉,香風陣陣。
到了明代,“涼屋”的建設進入了尋常百姓家,明朝文人高濂在《遵生八箋》中對此有精彩描述:“一堂之中開七井,皆以鏤刻之,盤覆之,夏日坐其上,七井生涼,不知暑氣。”時至今日,這種廳堂中掘井的“土空調”,在江浙皖一帶保存下來的明清古民居中,還常能看到。
冰鑒冰酪酸梅湯 沉李浮瓜冰雪涼
“帝城六月 日停午,市人如炊汗如雨。賣冰一聲隔水來,行人未吃心眼開”。宋朝詩人楊萬里的這首詩,記錄的是炎炎暑日里帝城街巷間小販叫賣冰塊的情形。
古人很早就懂得儲冰、用冰,歷史悠久可追溯到約2500年前。周朝時有一個重要的官職叫做“凌人”,就是專門執(zhí)掌“冰權”。《周禮·天官·凌人》記載:“凌人,掌冰;正歲十有二月,令斬冰,三其凌。”“凌人”掌管的部門叫做“冰政”,編制約有80人,負責斬冰、藏冰、啟冰、頒冰。寒冬臘月,夜深人靜,他們開始在冰凍的河面上切割天然冰塊,等到天亮,運至名叫“凌陰”的冰窖中儲存。冰窖通常會挖到地下2米多深,四周圍上一道土墻,嚴格隔熱。如此保存到夏日的冰塊,價值堪比黃金,由“冰政”部門負責制作成冷飲,專供皇家享用。作為對臣子的嘉獎,皇帝會在三伏盛夏舉行賜冰大典,論功行賞。“食肉之祿,冰皆與焉”,只有有資格吃肉的王公貴族高級官員,才有資格在夏天使用冰塊,這種特權,一直沿用到清朝。
周朝時甚至還有冰箱———“冰鑒”,1978年發(fā)掘的戰(zhàn)國時期曾侯乙墓中便曾出土了一件精美的原始冰柜———蟠虺銅方鑒。這是一種設計奇巧、鑄造精工的鑒缶,由盛酒器尊缶與鑒組成,方尊缶置于方鑒正中,方鑒有鏤孔花紋的蓋,蓋中間的方口正好套住方尊缶的頸部。鑒的底部設有活動機關,牢牢地固定著尊缶。鑒與尊缶之間有較大的空隙,可盛放冰塊、食物。春秋末期,諸侯喜愛在宴席上飲冰鎮(zhèn)米酒。《楚辭·招魂》中有“挫糟凍飲,酹清涼些”的記述,就是贊賞冰鎮(zhèn)過的糯米酒,喝起來既醇香又清涼。
冰食的普及,應歸功于隋唐時的“冰商”,也就是商業(yè)性的藏冰戶。他們冬日采冰,夏日時便走街串巷叫賣冰塊。《東京夢華錄》里就說汴梁城在六月的時候,巷陌路口、橋門市井都可以方便地買到“冰雪涼水”。當時的文人士大夫喜歡自己動手,敲冰塊濾冰水做冰食兼賦詩一首。杜甫有一首五律《陪諸貴公子丈八溝攜妓納涼,晚際遇雨》:“落日放船好,輕風生浪遲。竹深留客處,荷凈納涼時。公子調冰水,佳人雪藕絲。片云頭上黑,應是雨催詩。”蘇軾也有《菩薩蠻·回文夏閨怨》:“柳庭風靜人眠晝,晝眠人靜風庭柳。香汗薄衫涼,涼衫薄汗香。手紅冰碗藕,藕碗冰紅手。郎笑藕絲長,長絲藕笑郎。”
唐朝時流行用水果和清熱解毒的草藥熬成一種叫“飲子”的飲料,長安街頭“飲子店”很多,飲子里加入冰塊,生意興隆。宋朝時的“雪泡梅花酒”也是消暑佳品。另外,利用冰雪、深井來冰鎮(zhèn)時鮮瓜果,自然也是少不了的。秦觀《憶王孫》里寫小姐用冷藏的李子和瓜來消暑:“風蒲獵獵小池塘,過雨荷花滿院香,沈李浮瓜冰雪涼。竹方床,針線慵拈午夢長。”還有奶酪、酥山,將奶酥加工至松軟近乎融化,然后在盤子之類的器皿上,滴淋出山的形狀,再經過冷凍定型。經冷凍的酥山,如同霜雪或冰晶,牢牢黏在盤子上,吃起來“非固非絺;觸皓齒而便消,是津是潤”,跟今天的冰淇淋極為相似。
到清代,藏冰高度發(fā)達,什剎海、中南海、城外護城河邊上就有數(shù)十處大冰窖,冰價親民。4月立夏這天打開冰窖以后,市面上就開始有人賣冰,賣冰者“手二銅盞迭之,其聲磕磕,曰冰盞”,而且為了讓冰塊不會迅速消融,還以“綿衣蓋護”。徐渭旅居北京時也有詩詠道:“門前銅盞呼人急,卻是冰兒來賣冰。干喉似火逢薪熱,一寸入口狂煙滅。”清朝頭號冷飲是酸梅湯,清初趙鈞彤的“亂打殘冰盞內盛,梅湯旋及渴時傾”,清中葉郝懿行的“銅椀聲聲街里喚,一甌冰水和梅湯”,道光末年楊靜亭的“炎伏更無虞暑熱,夜敲銅盞賣梅湯”,說的都是酸梅湯。
扇子瓷枕竹夫人 半窗一枕五更風
古人消暑的器物中,已有3000多年歷史的扇子功居第一。早在原始社會,古人在烈日炎炎的夏季已會隨手取植物葉或禽羽,用來遮陽生風,名曰障日,這便是扇子的雛形。晉代崔豹的 《古今注·輿服》 有記:“五明扇,舜所作也。既受堯禪,廣開視聽,求賢人以自輔,故作五明扇焉。秦,漢公卿,士大夫,皆得用之。魏,晉非乘輿 (皇帝) 不得用。”虞舜作五明扇,以張開的姿態(tài),表明兼聽不同的意見,渴求賢才、海納百川、包容萬物的姿態(tài),這是扇子最初的意義。到了魏晉之時,扇子成了皇帝專用的禮儀之具,又叫“儀仗扇”。此后,扇子漸漸從地位和權利的象征轉變成為納涼的器具、傳情的禮品、隨身的珍玩,成了風流儒雅的象征,逐漸演變成功用與審美兼具的獨特文化意象。
班固的 《竹扇》 有云:“供時有度量,異好有團方。來風堪避暑,靜夜致清涼”。所以古人又稱扇子為“搖風”、“涼友”或“快哉風”。秦漢以后,扇子的形制主要有方、圓、六角等形,扇子的面料采用絲織的絹素,由于宮中用得多,故又稱“宮扇”。隋唐之后,羽扇與紈扇大量出現(xiàn),文人墨客視其為“懷袖雅物”,與扇子有關的詩詞大量出現(xiàn)。杜牧的 《秋夕》 寫道:“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開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宋以后,折扇漸漸流行。北宋詩人朱載上有詠扇詩云:“宮紗蜂趕梅,寶扇鸞開翅。數(shù)折聚清風,一捻生秋意。搖搖云母輕,裊裊瓊枝細。莫解玉連環(huán),怕作飛花墜”。至明清時期,浙江、蘇州、四川等地盛產折扇,題字作畫亦興于此。于是本來用于扇風去暑的扇子,漸漸有了器物之外的藝術價值和文化意義。文人墨客手執(zhí)一扇,別出心裁,依據(jù)扇面形狀繪制出千姿百態(tài)的圖畫,配以詩句美文,一開一收間,那扇子上展露的,便是氣質,也是身份,更是文化品位的象征。
從文人書畫扇這一主流,分出以黑紙扇、游鑒圖扇和戲畫扇為典型的工藝扇,以及女用的米扇。從扇本身出發(fā),又有了扇袋、扇墜和扇盒等附屬的工藝品。
早在唐代,中國絹扇就傳入日本,并在日本宮廷內流行。16世紀初,中國折扇經由葡萄牙商人和傳教士傳入歐洲,影響了當?shù)氐纳缃伙L俗和宮廷禮儀。
和扇子流傳至今不同,同樣由竹子編制的納涼用具竹夫人,已漸漸失傳。《紅樓夢》 第22回中,元宵節(jié)寶釵做詩謎:“有眼無珠腹內空,荷花出水喜相逢。梧桐葉落分離別,恩愛夫妻不到冬”,謎底便是竹夫人———用竹篾編成的圓柱形物,一種長約1米左右,中空,四周有竹編網眼,以通風散熱,常置備于眠床之上;另一種是編青竹為竹筒,中空,上留多孔,擱臂憩膝,用以取涼。
竹夫人起于唐,盛于宋,東坡有詩云:“問道床頭惟竹幾,夫人應不解卿卿。”黃庭堅改竹夫人為“青奴”,留詩曰:“青奴元不解梳妝,合在禪齋夢蝶床。公自有人同枕簞,肌膚冰雪助清涼。”
與竹夫人一樣,瓷枕也是已經退出日常生活的消暑睡具。中國是瓷器大國,瓷枕的歷史可追溯到1400多年前的隋代。最初的瓷枕是陪葬用品。后來有人發(fā)現(xiàn),酷暑日子里,瓷枕比石枕、竹枕更清涼,尤其是古人強調“身體發(fā)膚受之父母”,到暑熱時,一窩長發(fā)枕在清涼的瓷枕上,頗有醒腦安神的妙處,所謂“半窗千里月,一枕五更風”。從那之后,旁人紛紛效仿,到唐代,瓷枕已大量生產成為生活中的寢具了,宋代更是登峰造極,產地遍及南北,造型非常豐富。
瓷枕的枕面長度一般不超過20厘米,內部中空,下端有孔穴可以透風,四周能透氣,工匠們按照人體頭、頸部的生理結構和發(fā)型設計制造,既要使整個身體呈現(xiàn)出自然的狀態(tài)躺在瓷枕上,又要確保發(fā)型尤其是女性高聳的云鬢不亂。李清照的 《醉花陰》 中有“玉枕紗櫥,半夜涼初透”,里面提到的“玉枕”,據(jù)考證就是有“饒玉”美稱的景德鎮(zhèn)影青瓷枕。
和扇子一樣,瓷枕的風行,很快成為集造型、繪畫、詩文于一身的時尚,不單有寢臥、號脈、辟邪、冥用等實際用途,還兼有觀賞、把玩、陳設、收藏等審美價值。在能工巧匠手下,瓷枕種類繁多,造型優(yōu)美,有幾何形枕、獸型枕、建筑形枕、人物形枕等;制作工藝上發(fā)展出刻、劃、剔、印、堆塑等多種技法,裝飾紋樣也多彩多姿,較為普遍應用的紋飾有動植物紋、人物紋、山水紋、文字紋等。現(xiàn)藏在北京故宮博物院的宋代定窯孩兒枕就是一價值連城的珍品。此枕為一臥式男童,他雙臂環(huán)抱,伏臥在木榻上,頭側墊在左臂上,右手拿個繡球,雙腳交叉蹺起,一副天真頑皮的神態(tài)。胖胖的圓臉,雙目炯炯有神,身著長袍,外穿坎肩,下著長褲。衣紋線條和衣著、木榻上的刻花裝飾簡潔流暢。加上定窯白潤的色調和質感,給人以自然恬靜、雅致高潔的藝術感召力。據(jù)說,乾隆皇帝就非常鐘愛瓷枕,有一次得到了一件孩兒枕后,詩興大發(fā),題了一首詩:“瓷枕通靈氣,全勝玳與珊。眠云渾不覺,夢蝶更應安。”
更有意思的是,瓷枕雖僅方寸之地,卻是任誰都要每天看上幾眼的寢具,于是便有了睡前讀物的功能。將詩詞歌賦裝飾在瓷枕上,賦予瓷枕風雅趣味,是宋金時期中國北方民窯磁州窯的首創(chuàng)。人們在枕上繪畫題字,或故事戲文,或詩詞歌賦,或格言警句。比如“左難右難,枉把功名干。煙波名利不如閑,到頭來無憂患。積玉堆金無邊岸,限來時,悔后晚,病患過關,誰救得貪心漢。”1955年河北出土的一件陶枕,枕面題寫一首 《如夢令》:“曾醉桃源西宴,花落水晶宮殿。一枕夢初驚,人世光陰如電。飛雁,飛雁,不見當年人面。”
明清以后,隨著更為優(yōu)異的制枕材料的出現(xiàn),瓷枕也逐漸退出了日常生活,流傳下來的瓷枕,也就成為把玩的古董,歷史的見證。
編輯:楊嵐
關鍵詞:瓷枕 扇子 古人 避暑 避暑消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