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你言我語 你言我語
暑期營地教育升溫:家長一邊焦慮一邊砸錢
教育里的奢侈品把家長和孩子劃分了陣營
營地教育不同于應試或課輔類機構(gòu),受很多因素的制約。首先它有很強的時間窗口,主要集中在寒暑假。平日里基本處于“荒廢”狀態(tài)。其中8~12歲的孩子是主力軍。
目前市面上游學、營地教育的價格不菲。Lisa的女兒去一次美國營地,待3周,來回開銷近5萬元。之所以會選擇國際營,這位母親認為國外營地有幾十年成熟運作經(jīng)驗,導師也很專業(yè),更值得信賴。女兒去過一次后,很堅定地表示還要重復地去第二次、第三次。“以我的收入來看,每年去一次營地算不了什么。但去國外的營地,確實屬于教育里的奢侈品。孩子心心念念地就盼著每年6月的到來,作為家長,我尊重她的喜好”。
在對營地教育的角逐中,也確實將家長們的消費理念和所掌握的教育資源拉開陣營,鴻溝分明。
倘若以Lisa為中間線,往上走,有家長會給孩子報一個多月的國外營,問及學費時,對方的回應是:“對不起,我真忘記了,應該沒有超過10萬元。我對價格不敏感,只要孩子有經(jīng)歷、有成長就好。”往下走,會有家長精心選擇給孩子分別報國內(nèi)營和國外營一兩次,“重在體驗吧,主要讓孩子感受一下就成了”。
值得一提的是,這其中,有很多家長并沒有想清楚為什么要給孩子選擇營地教育,只是看到周圍的人都給孩子報名了,也就跟風。事后又投訴抱怨:住在小木屋里,挨蚊蟲叮咬,條件這么差,難道我們是花錢來美國受罪的嗎?還有的家長會反復考量結(jié)果,兩星期的開銷趕上課外班一年的學費,花這么多錢,看孩子回來也沒啥變化,值嗎?
一位熟悉海內(nèi)外營地教育的知情人士發(fā)現(xiàn),在國外,典型的家長們既會選擇一兩周親子旅行,全家人在沙灘上曬太陽,加強家庭間的聯(lián)結(jié)。他們也一定會把孩子送到營地里,過集體生活接受鍛煉。這些都在孩子成長中自然而然地發(fā)生,不會有先后次序,也不會有嚴格的時間表。
他說,但在中國家長的觀念里,既有時間表,也有考核表。“要知道孩子們的成長既不需要打卡,也不能拔苗助長,要有緩沖的空間,否則就是制造恐慌。”如今,大多數(shù)機構(gòu)恰恰就是發(fā)現(xiàn)、利用并滋生促進了家長們的焦慮感。
所幸的是,開始有相當一批家長越來越能辨識這些。“我選擇機構(gòu)就看對方究竟是把教育作產(chǎn)業(yè)、投資項目來運作,還是真正想做教育的人投身其中。” Lisa分享道,她個人更傾向于后者。
啟行的創(chuàng)始人趙蔚投身教育,緣起于兒子。最初她和另一位母親做的是公益基金會的項目,致力于孩子們的社會實踐能力。兒子從小跟她在營地長大,現(xiàn)在也成為一名經(jīng)驗豐富的營地青年導師,今年被美國名校錄取。或許跟她深耕于營地教育有關(guān),兒子從小到申請大學從沒有上過補習班,卻依舊可以成為一個具備學術(shù)能力與學習能力的人。
這也是現(xiàn)在教育市場中一個不容忽視的現(xiàn)象。很多為人父母者,從自己孩子出發(fā)投身做教育,惠己惠人。他們想探索更優(yōu)質(zhì)的教育理念和資源。
DDC天樂酬勤創(chuàng)始人劉東彩,之前每年都帶著兒子去美國參加夏令營,工作繁忙的她很難有這么長時間的假期,費時又費錢。“何不把美國好的營地理念引進中國呢”?她創(chuàng)辦了DDC,把麻省理工學院的STEM課程落地中國,今年,又拿到美國夢工廠授權(quán),做馬達加斯加音樂劇項目,不少演藝名人的孩子今年會加入到這個音樂戲劇營來學習。
編輯:梁霄
關(guān)鍵詞:暑期 營地 教育 升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