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樂觀社會 樂觀社會
男子沙漠種樹14年:希望將環(huán)保的種子種進更多人心里
沒水、沒電、交通不便,基礎設施跟不上,最初種植的小樹,在純粹“靠天吃飯”的方式下大量死亡,這種方式被驗證行不通。怎樣種樹才能最有效地治沙?吳向榮一直在思索。
2005年,在給當?shù)卣膱蟾嬷校状翁岢隽恕版i邊”的概念——沿著沙漠的邊緣植樹,造起“綠色圍墻”抵抗沙漠肆意擴散。他們一年年地制定計劃,從公路的周圍開始,打造起一條細長的防護帶,先完成目標的長度,再慢慢地拓寬。
事實上,這片土地上的人們,已經為培育“綠色屏障”探索了幾十年。吳向榮的父親吳精忠曾擔任阿拉善盟主管農牧林業(yè)的副盟長,多年來一心想治沙。小時候,父親帶吳向榮體驗過幾次“飛播造林”。坐在農用飛機上,腳用力來回下踩,飛機的底部就飄出長長一串種子落在沙漠里。幾乎年年播種,可長成大樹的寥寥無幾。
“每年播完,遇上雨,才有生長的希望。長出來了,羊又給吃掉了,再怎么播也沒有效果。”吳向榮覺得痛心。
阿拉善每年降雨量只有100多毫米,但蒸發(fā)量卻高達3000多毫米,針對這種情況,吳向榮大膽地提出采用滴灌,當時團隊的人都認為這“不可想象”。
“原來滴灌只有在農田有水井的情況下才會用,這技術用來造林,現(xiàn)實嗎?沒有水井我們就用運水車加壓,后來一試果然可以。”滴灌建成后,澆完1000畝地,只要一個人花一周時間,而在過去,管道澆灌要團隊所有人齊心協(xié)力,一個月可能都搞不完。
有一年,買來的苗木帶有根腐病,這些患病的樹苗僅從外表看并沒什么異樣。2年的栽培后,吳向榮和團隊看著它們成林,又大面積地死掉。為了保證質量,他下定決心以后自己育苗,不久,項目區(qū)有了專門的育苗地。
“我們在騰格里沙漠14年種了20公里,等于1年也就是1公里多點兒,整個騰格里沙漠少說也有600公里,要按我們這個速度,最少還要再種500年”,他玩笑似地說道。“過去我們總想著要種多大面積,不考慮3年以后、5年以后能不能維護得了。我們到底能種多少,能管多少,能管好多少?”
有一年冬天,在日本,吳向榮發(fā)現(xiàn)短短的兩個月里,專業(yè)人員對門口上百年的大樹修剪了五六次,這讓他意識到維護的重要性。回到阿拉善,他和團隊隨即制定了修剪計劃。
他希望將環(huán)境保護的種子種進更多人的心里,發(fā)動更大的力量讓種樹成為一種自覺的活動,“不僅要種樹,還要‘植心’。荒漠化不可怕,可怕的是人心的荒漠化,這是我父親以前常和我說的話。”
彼時,阿拉善盟正實施“轉移發(fā)展戰(zhàn)略”,禁止牧民從事傳統(tǒng)的放牧業(yè)。但對當?shù)啬撩駚碇v,要他們撇下習慣轉而種樹簡直是難上加難,這一度讓吳向榮“非常頭疼”。
“我們拉修路的砂石料經過牧民區(qū),那一個區(qū)域的十來戶人家誰都可以出來攔你,只要在門口立個牌子,經過就得給錢。”
吳向榮想出了辦法——通過給牧民發(fā)補助提高他們的積極性。蒙古族牧民格日勒圖一家率先被說服,與吳向榮建立了合作。如今,格日勒圖家周圍的200多畝地被綠色填滿,其他的幾戶牧民,也開始慢慢地嘗試起來。
在這片20公里長的鎖邊綠帶里,吳向榮最喜歡一號井附近的一棵沙棗樹。這是他和一位當?shù)氐男W生一起種下的。
編輯:梁霄
關鍵詞:男子 沙漠 種樹 環(huán)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