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你言我語 你言我語
空巢老人變身候鳥:秋末飛往海南 開春飛回北京
“三亞的氣候,對我的脊椎和腿比較好。”閆文玲的手撫著右腿,對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說。海南島上分好幾個氣候帶,而三亞地處北緯18度,屬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區(qū),冬季溫度適宜,夏季也不會太熱,是全國最適宜越冬養(yǎng)生的地區(qū)之一。
她的公公婆婆也在三亞過冬,兩位老人已經90多歲,居住在離閆文玲家不遠的另一個社區(qū)。那里離三亞市著名的海鮮市場更近,老人家下個樓,遛遛彎兒就能走到,買一條當天捕撈上來的海魚。
同樣在三亞過冬的李梅(應受訪人要求化名),更喜歡去三亞灣大橋外的早市買海鮮。每天凌晨四五點鐘,天蒙蒙亮的時候,漁民們就拎著最新鮮的漁獲,坐在大橋邊的廣場上叫賣。各種讓李梅叫不出名字的魚,盛在大大小小的盆里吐著泡泡,她挑得不亦樂乎。
李梅的老家在吉林省一座小山城,退休后,她把房子買在了三亞灣的邊上。女兒則在北京工作,朝九晚五,周末偶爾還要加班。過年的時候,一家三口會在三亞團聚,她和老伴兒陪著女兒度過七天的假期。下樓走過一條單行路,不到一百米,雙腳就可以踩在沙灘上。
李梅有著東北人慣有的熱情和口音,第一次來三亞過冬的那年,她很快就碰到了有著同樣口音和熱情的人,也發(fā)現了街頭巷尾的東北菜館。“這旮沓到處都是東北人了。”她樂呵呵地說,人字被她讀成了“銀”的音。
三亞市異地養(yǎng)老老年人協會負責人之一王穎同樣來自東北,她從事養(yǎng)老服務工作已經有20多年了。在她看來,眼下這個轉型時期,家庭式養(yǎng)老已經無法承擔正在到來的老齡化社會的重壓,而社會養(yǎng)老和機構養(yǎng)老,也同樣考驗著政府的社會服務能力。
《2016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統(tǒng)計公報》顯示,截至2016年年末,我國60周歲及以上老人約有2.3億,占總人口的16.7%,相比2014年,增加了兩個百分比。中國正在逐步進入老齡化社會。
“異地養(yǎng)老,或者說休閑養(yǎng)老,或許可以成為一個值得推廣的模式,這也是我們成立三亞異地養(yǎng)老協會的初衷。”王穎說。近年來,異地養(yǎng)老正在逐漸被更多老年人接受。目前,三亞異地養(yǎng)老協會有8000多名會員,來自28個省區(qū)市。
飛向三亞的候鳥老人們越來越多,這座城市也在變得更適宜養(yǎng)老
家中最早動念要去三亞過冬的,不是閆文玲,而是她的公公婆婆。老人家常年在公園里活動筋骨,相熟的老朋友順嘴提起了三亞——相距3000多公里的一座城市,與家鄉(xiāng)比,一南一北,一熱一冷。
2008年,閆文玲的公公婆婆開始了候鳥老人的生活,兩年后的春節(jié),閆文玲和老伴兒,帶著在北京工作的女兒,一大家子人,在三亞過了個年。
飛向三亞的候鳥老人們越來越多,這座城市也在變得更加適宜養(yǎng)老。
編輯:梁霄
關鍵詞:空巢 老人 海南 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