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yī)·問藥>名家健壇名家健壇
拔罐,不能哪疼拔哪兒
北京中醫(yī)藥大學東直門醫(yī)院針灸科主任 王軍
拔罐療法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西漢時期便得到應用,由于操作簡便、效果顯著,很快就在民間流行開來。如今在臨床上,拔罐的治療范圍非常廣泛,涉及內外婦兒、骨傷、皮膚、五官等各科疾病。2016年巴西奧運會,美國游泳名將“菲魚”身上的罐印更是掀起一陣拔罐的國際流行風。
中醫(yī)認為,拔罐療法具有通經活絡、行氣活血、消腫止痛、祛風散寒等作用?,F(xiàn)代研究證實,拔罐可增加局部毛細血管通透性,促進血液循環(huán),加快新陳代謝,有利于體內廢物、毒素的排出,從而增強人體免疫力;還能夠緩解局部軟組織痙攣,調節(jié)肌肉功能,緩解疲勞。
拔罐療法簡單易學,很多人往往哪痛拔哪兒。其實,這里面是有誤區(qū)的。在特定腧穴或疼痛部位拔罐適用于大多數(shù)疼痛類疾病,但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特點,即在肌肉肥厚的部位操作,對于局部肌肉淺薄的部位,如頭面部等,一般用閃罐手法。另外,人體的一些特殊部位是不宜拔罐的,如體表大血管處、靜脈曲張?zhí)?、肌膚松弛的部位、五官以及前后陰部,妊娠期婦女的腹部和腰骶部均禁止拔罐。如果存在自發(fā)出血性疾病,或局部有皮膚破潰損傷、皮膚傳染性疾病或惡性皮膚腫瘤等,也不宜拔罐。
留罐時間一般5~10分鐘為宜,每周宜做2~3次,時間過長或頻率太高容易損傷 皮膚。拔火罐時要注意用火安全,避免燒燙傷。拔罐結束后適當喝些溫開水,并且注意保暖。
真空抽氣罐比傳統(tǒng)火罐更易操作,安全性更高,適宜在家庭保健中廣泛使用,但也要注意相關禁忌,正確使用。
編輯:趙彥
關鍵詞:拔罐 拔罐療法 菲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