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書畫·現(xiàn)場>訊息訊息
中國古代邪學派畫家的畫 到底邪在哪
上一期談到,以拾得和尚作畫的明代畫家張路被歸類為“邪學派”畫家。“邪學”究竟何指?“邪學派”又有何人?
畫史中,并無“邪學派”這樣一個繪畫門派。張路等人之所以被視作“邪學派”畫家,乃是出于后世畫論者對其畫風的評價。
柳蔭人物圖 明 鄭文林
明代學者高濂在《遵生八箋》中對明代畫家予以品評,其中寫道:“若鄭顛仙(鄭文林)、張復陽、鐘欽禮、蔣三松(蔣嵩)、張平山(張路)、汪海云(汪肇),皆畫家邪學,徒逞狂態(tài)者也,俱無足取。”
高濂對諸人的評價得到了其他論者的認同。明代著名收藏家、鑒賞家項元汴的《蕉窗九錄》中有同樣的記載。作為當時極具盛名的書畫收藏鑒賞家,項元汴的點評無疑 具有很大的影響力。明代另一學者何良俊在《四友齋叢說》中也對上述諸人作品嗤之以鼻,譏諷諸人的畫作“辱吾之幾榻也”。
那么,在明人眼中,何以稱作“邪學”呢?高濂的品評已經(jīng)給出答案——“徒逞狂態(tài)”。在鑒賞家看來,諸人畫作一味追求恣肆、狂放,而流于草率。《無聲詩史》為張路作傳,認為其作畫多“草草而就”;《明畫錄》稱鐘欽禮“縱筆粗豪,多乏氣韻”;稱蔣嵩“行筆粗莽,多逾矩度”。
右圖為鄭文林《柳蔭人物圖》,該圖以潑墨側鋒,拖泥帶水,盡情揮寫亂石老柳;以細碎之筆,密點柳葉,疾寫雜草。畫中人物偏頭斜目,舉止怪誕,神情詼諧,顛狂之氣,躍然畫外。
人物形象扭曲歪邪,山水草木行筆粗莽,鄭文林的畫作“狂態(tài)”畢現(xiàn),被斥為“邪學”也就不足為奇了。
事實上,雖然歷史上并無邪學一派,但張路、鄭文林等人被視為“畫家邪學”,卻意味著一個實實在在的畫派的衰落。究竟此派為何?且看下回分解。(朱林)
編輯:陳佳
關鍵詞:中國古代邪學派 畫家的畫 到底邪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