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人物·生活>集·言論集·言論
邊玉芳:做好學生心中的“重要他人”
眾多的心理學研究都發(fā)現,老師是兒童成長過程中的“重要他人”,老師的許多言行都深深刻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對孩子各方面的發(fā)展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
邊玉芳
在中學階段,學生對自己的評價處于不穩(wěn)定的階段,他們主要的評價依據來源于他人對自己的評價,尤其是教師的評價。所以,教師對學生的積極評價會提高孩子學習的積極性,促進孩子的健康成長;而消極的評價則會降低學生的積極性,容易變得消極。
《第一次投稿》是我國已故著名作家陳忠實先生成長過程中的真實故事,記錄了他第一次投稿的心路歷程,以及初中語文教師車老師對他從事文學之路的影響。車老師的肯定和支持成為了他喜愛文學、堅持創(chuàng)作的動力來源之一。在《第一次投稿》中,年輕的車老師采用自擬題目的方式,大大地調動了陳忠實對寫作文的興趣和積極性。但當上交了自己創(chuàng)作的小詩后,陳忠實企盼受到老師的表彰,看到老師走上講臺便覺得“心無端地慌跳起來”。而當車老師在課堂上并沒有提及自己原創(chuàng)詩時,作者感到“心里寂寒起來”。車老師最后一句評語:“以后要自己獨立寫作”,使作者感到“屈辱”,覺得不能接受,并找車老師細談。這一次的溝通帶有濃烈的“火藥味”。車老師一句“你不可能寫出這樣的詩歌”的誤解,使作者“氣得說不出話”……這些心理活動和情感波動都真實反映了中學生階段的心理特點。
與小學階段過度“崇拜”教師不同,中學生更渴望與老師平等、民主的溝通,渴望被尊重和理解,對教師提出的意見有自己的理解和認識。當教師不能理解學生時,師生之間的沖突便會增加,師生關系受到影響。沖突的師生關系會影響學生的情緒、學習積極性等。此外,如果車老師能了解具體的情況后再評價,改變這種“想當然”的評價方式,就能減少對作者內心的“傷害”。在被誤解后,作者以冷漠、回避的方式處理與老師的關系,對于老師的提問從不舉手,看到老師就“遠遠地避開”。通過之前的溝通和相處,車老師對陳忠實的看法和態(tài)度也發(fā)生了變化。
當看到作者的第一篇小說《桃園風波》后,車老師雖然沒有在課堂上提及這篇文章,但在作業(yè)本上寫了兩頁紙“連篇的好話”,給予“5+”比滿分還要滿的高分。車老師的肯定使作者“心里也就膨脹了愉悅”。此外,車老師幫助作者修改文章、為其抄寫作文并投稿,使作者完成第一次投稿的經歷,并由此激發(fā)了他寫作的自信。這么多年過去了,作者一直忘不了車老師的鼓勵和肯定,忘不了車老師對自己走近文學創(chuàng)作的影響。
“遇到好老師是人生的幸運。”2014年教師節(jié)前夕,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北京師范大學視察時,如此強調教師對學生成長、對國家和社會發(fā)展的重要性。所以,陳忠實先生是幸運的,因為他遇到了一個好老師,在老師的鼓勵和幫助下,他獲得了寫作的自信,從此走上了文學之路并取得了重大成就。
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教育不僅是一門科學,而且是一門藝術。只有每個學生從老師那兒得到“活水”,他們的才干才能發(fā)揮出來。希望有更多的老師成為車老師這樣的好老師,成為學生心中的“重要他人”,尊重學生、并根據學生的情況施以合適的教育,在學生成長的過程中發(fā)揮積極的影響,成就千千萬萬個“陳忠實”。
(作者系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健康與教育研究所所長)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邊玉芳 學生 重要他人 老師 兒童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