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核安全:后峰會時代國際合作意義重大
強化國際合作意義重大
本屆核安全峰會公報指出,核恐怖主義和放射性恐怖主義仍是國際安全面臨的最嚴峻挑戰(zhàn)之一,而且這種威脅正不斷演變。
布魯塞爾恐怖襲擊兩天后的3月24日晚,比利時蒂昂日核電站一名安保人員在家中被槍殺。恐怖組織獲取核材料的潛在危險再次引發(fā)輿論關注。
哈佛大學肯尼迪政府學院貝爾弗科學和國際事務中心高級研究員威廉·托比指出,自2014年核安全峰會以來,核材料安全保護的能力有所提高,但一些恐怖組織尤其是“伊斯蘭國”實力劇增,綜合來看核風險比兩年前更大了,因此國際社會有必要繼續(xù)進行核安全合作。
哈佛大學肯尼迪政府學院教授馬修·邦恩認為,核安全峰會結(jié)束后,有關國家應繼續(xù)就核安保工作舉行會談。開展國際合作是加強核安保工作的根本途徑,美國應與俄羅斯重建合作關系,并與印度、巴基斯坦、中國加強核安保合作。
美國凱托學會防務與外交問題專家特德·卡彭特說,國際社會眼下最重要的任務應該是討論如何防止非授權(quán)人員獲得核武器與核原料。作為核大國,美國與俄羅斯應該樹立良好榜樣。
此外,民用核設施的安全使用也是核安全的一個重要方面,各國在這方面也面臨不小壓力,加強合作勢在必行。
以歐盟為例,目前歐盟共有129個核電站反應堆,分布在16個歐盟國家境內(nèi),發(fā)電量占歐盟用電總量的27%。核電站反應堆平均壽命為30年,到2050年,大約90%的核電站需要關閉,核電站更新?lián)Q代壓力巨大。
歐盟主管氣候行動與能源的委員卡涅特說,歐洲需要從2011年日本福島核事故中吸取教訓,在安全利用核電站問題上實現(xiàn)信息共享,不能按照各自標準行事。核廢料處理也需要各國提供充分支持。(綜合新華社記者劉向、林小春、周而捷、關建武、孫奕報道)(完)
編輯:王瀝慷
關鍵詞:核安全 后峰會時代 國際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