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銳·評論銳·評論
宰客事件,政府為何總是被打臉
昨天,哈爾濱天價鰉魚事件,以50萬元的處罰,對店家開刀問“宰”。無獨有偶,三亞亞龍灣10元廁所事件,涉事酒店被祭以5000元的處罰。都是磨刀霍霍向游客,都是政府職能部門第一時間站出來為當?shù)夭涣忌碳摇氨硶保詈蠖际窃谔幚碇凶约荷茸约旱亩?。這種由政府部門自綻自放的奇葩,讓民眾領教了權力生態(tài)防不勝防的公信貶值。
10元錢上趟廁所,別無分店,亞龍灣這兒,純粹是逼人隨地大小便的節(jié)奏。然而對于這件缺德又缺法的荒唐事,當?shù)厥虚L熱線給出的回應竟然是“為了保障住房客人使用廁所,并且考慮到過年期間用水成本高”。最后,與哈爾濱天價魚事件店家營業(yè)執(zhí)照過期如出一轍的是,商家這個廁所,本身就是個違法建筑。
從哈爾濱松北區(qū)副區(qū)長丁偉接受央視采訪時含糊其辭的回應來看,網(wǎng)友所謂“政府部門的打臉”、“輿論的勝利”,此種“安慰與自我安慰”的情緒,似乎也有點虛高。
在這個貌似反轉的劇情、形似嚴肅的處理措詞背后,松北區(qū)對于問題性質的嚴重性、對于政府職能部門在此中攪渾水的調查不實與處理不公,基本的認知并沒有到位。這位副區(qū)長在采訪中,除了對進貨價1斤30元的鰉魚賣到398元,承認“價格有點虛高”,對調查組第一次得出“沒有違法”的初步結論,承認“工作中存在一些失誤”,對于警察在現(xiàn)場執(zhí)行公務時抽煙,承認應該“相應承擔一部分責任”,其余關于鰉魚重量、服務員冒名簽字、誰先動手打人、導游回扣、發(fā)票真假等關鍵問題,又推到了事實不清的一筆糊涂賬上。
既然還是一筆糊涂賬,那么,對于店家50萬元的罰款,就缺乏精準的法理依據(jù)。因此對于這張罰單究竟是輕了還是重了,還沒到下結論的時候。
其實哈爾濱這起事件,應該得到處罰的,遠不止店家一方。該事件由最初的網(wǎng)絡吐槽,最終演變成這個春節(jié)全民圍觀的事件,應該說,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當?shù)芈毮懿块T在處理過程中的亂作為給“作”出來的。它的第一次調查結論,反將污水潑給游客,當?shù)貦嗔C關、相關媒體,以公信力為擔當,很默契地將圍觀者徹徹底底耍了一把。然而對于這個過程,哈爾濱政府部門含蓄地用了“責成相關部門立即介入指導”的措詞,巧妙地將調查中完全可能存在的主觀故意,推向了技術層面的缺失。所以,松北區(qū)副區(qū)長輕描淡寫的“價格有點虛高”論,便不足為奇了。
店家違法,當然需要處罰。但這起事件,真正嚴重損害哈爾濱城市形象的主體責任者,恰恰應該是充滿地方保護色彩、嚴重扭曲基本事實與法治準繩的政府機關與執(zhí)法機構。如果哈爾濱政府部門至今還認不清這個問題的要害,這50萬元的處罰,對于法治的公正公平、對于政府與權力的公信、對于挽回哈爾濱城市的形象,所起到的正面作用是非常有限的。
三亞廁所事件同樣如此。5000元罰款同樣不可能挽回政府公信力的人為損耗。兩起事件,如果刀子只砍在商家頭上,這個損失的形象,是無法真正挽得回的。哈爾濱和三亞,在事件的處理上,都不要對權力公信,自我感覺太好。
編輯:薛曉鈺
關鍵詞:天價魚 宰客 政府 酒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