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銅爐收藏:從宣德爐到巧生爐
“古有宣德爐,今有巧生爐”,中斷了傳承的百年銅爐世家,掌門人陳巧生正在試圖以一家之力為中國香爐史寫續(xù)集。
蘇州歷史上是“相城十絕”發(fā)源地:陸墓泥盆、相城琴弓、渭塘珍珠、黃橋銅器、陽澄漁歌……今天要拜訪的銅爐藝人,應(yīng)該屬于“相城十絕”中黃橋銅器的范疇。但是,目的地卻是地處蘇州城最邊緣地帶。
漢代的青銅博山爐,唐宋的瓷爐,明清的宣德爐,各式香爐冒出的幾縷輕煙,傳承了一部至雅的中國香文化史。然而自清末以來,不斷出現(xiàn)的文化斷層,香文 化逐漸衰落,各式香爐制作技藝也隨之凋零。王世襄感嘆:“這種生活已經(jīng)離我們很遠,以至世人難人想象,但歷史上確實有過。”然而,接觸的手藝人多了,特別 是拜訪風雅的蘇州工時。無論是斫琴的琴師茅毅,還是制扇名家王健,在制好器物時,匠人總在銅爐中焚一縷香,邊把玩成品。于是順藤摸瓜,從王健口中,得知了 香爐工匠陳巧生的大名。
陳巧生銅爐博物館到了。一位身材高大,身著黑布衣,頭戴灰氈帽的老者,正站在博物館門口朝一隊西裝革履者揮手告別——互通姓名,不消說,正是陳巧 生。“才帶臺灣朋友參觀過,相同的話暫不重復,我們先聊再參觀!”說罷,他掀開紅木案臺上的香爐蓋,往香爐里加入一塊沉香片后蓋上,待香爐中一縷青煙升起 后,才慢慢道來,“我和銅爐的故事得從清宣統(tǒng)三年,我爺爺陳俊青劃著小船從蘇北南通沿山塘河從閶門進蘇州城開始……”1911年,清王朝末年,為生計奔波 的銅匠陳俊青,不得不包了一條烏篷船,帶著新婚的妻子,載著鐵錘、風箱等營生工具從南通出發(fā),過長江到蘇南沿河賣藝。每到河流交匯處的市鎮(zhèn),他就把船泊在 碼頭邊,挑著工具沿街叫賣銅手爐和“湯婆子”(注:銅制器皿,可裝開水用來暖被窩)。
陳本來信心滿滿,在南通一家銅鋪當學徒時,陳俊青已獲得“銅一錘”的美名:他打的銅手爐,外壁持續(xù)放熱而不燙手,向來是大戶人家的好嫁妝。然而,沿 河人家普遍吃不飽穿不暖,就連買木炭的錢都沒有,哪還拿得出銅料做銅器?最后,陳俊青抵達蘇州城,相比于其他江南城鎮(zhèn),姑蘇繁華,市民普遍富庶。夫婦在閶 門內(nèi)的河沿街上岸,妻子拆了一條被褥,做了兩個幌子,繡上“陳氏銅坊”,做起了小買賣。
三朝三代一銅坊
一個時代結(jié)束了,另一個時代開始了。夫婦并不關(guān)心,他們著緊的是銅手爐和湯婆子。因為當時冬天已快結(jié)束,加上水運便利,好幾家外地銅匠開始和十來家代表蘇 州工的“黃橋銅器”競爭。陳氏銅坊接的活兒于是越來越雜,銅盆、鍋鏟,什么銅器都做。好在沿河街的銅匠們相互競爭,銅器鑄造水平也隨之提升,反而成為整個 江南地區(qū)銅器的制造中心。不過,這些依舊不能打響招牌,陳俊青這天無聊得慌,拿出一枚在南通做學徒打造的筒盒把玩。這時,銅坊里走進幾個搖著折扇的書生, 對他手上銅盒很感興趣,竟然愿意出五兩銀子購買——這抵得上陳家兩個月的花銷了。
妻子心動了,但陳俊青不從,因為這只銅盒是陳俊青在南通當學徒時,依古書型制打造的器物,名為印香熏,是一位南通秀才發(fā)明的焚香器。陳俊青將其帶在 身邊,不為焚香雅事,只為對家鄉(xiāng)有個念想。書生雖然對印香熏心有戚戚,但卻不奪人所愛,只囑托陳俊青再打造一個,便甩下五兩銀子后,搖扇出門而去??吹揭?線希望,從此陳氏銅坊便開始借著焚香器印香熏,向打造文玩銅器轉(zhuǎn)變。
1925年,兒子陳如剛出生,從此陳家多了一個幫手,陳氏銅坊越發(fā)興旺了。隨后幾十年,陳氏銅坊成為沿河街首屈一指的銅號。1956年,公私合營浪 潮席卷全國,看著沿河街的銅坊合并殆盡,陳如剛不得不把父親開創(chuàng)的銅坊關(guān)閉。這一年離父親創(chuàng)立陳氏銅坊的時間已經(jīng)45年過去了。一年后,陳氏銅坊的第三代 傳人降生,取名巧生。“不知父親是說我出生得太巧了,兒子不用做銅匠了;還是說銅坊關(guān)得太巧了,剛一關(guān)兒子便出世了!”
從宣德爐到巧生爐
“因為歷史原因,祖父和父親的作品沒有一件存世。對于手藝人來說,一切都得用器物說話,他們沒有器物存世,世人就認為他們沒有存在過。可惜!”我 以為陳巧生會再在香爐中放進沉香屑,講以自己的故事為藍本的《沉香屑·第二爐香》。但是陳巧生卻示意我起身,要帶我去他的銅爐作坊。
車輛繼續(xù)一路向穿河過橋,陳巧生又不禁講起來:“記事后,陳家的銅爐坊沒了,但是陳家依然給集體做銅匠,那時不允許做私活。我像祖父一樣挑著鐵錘和 風箱走村串巷。我從不收手工費,每打一件四斤重的銅器,我收四斤半銅,這半斤作為損耗、算我的人工。幾年打銅下來竟然積攢了不少銅,我換了一輛自行車,剩 下的銅就在父親的指導下試著打一些小玩藝。陳家祖?zhèn)鞯氖炙?,就是用打銅攢下來的銅偷偷摸摸學會的!”
“接了私活,生活條件就好一點了,別人肩挑背扛時我已經(jīng)有了自行車。在車兩側(cè)加兩個筐,一邊放風箱,一邊放工具,打銅更方便,逃跑也更利索了!”說 到這時,陳巧生哈哈大笑起來。那年冬天,他被人舉報“接私活”,為了“毀滅證據(jù)”,陳巧生居然連車帶銅沉進了河里。“公社的人走了后,我扎著猛子到河底撈 車磨銅,冬天河水刺骨,車和銅奇重無比。仗著打銅練得一副好身體,不然我就下去起不來了!”
不知不覺,已到了常熟境內(nèi)。第三代傳人的陳巧生,為了讓陳家銅坊重新開張,不得不出走蘇州城——制作銅爐的環(huán)境很惡劣,會產(chǎn)生大量粉塵和噪聲,更重 要的是蘇州老城區(qū)地價太高,陳巧生的銅爐據(jù)點占地四五千平方,落子常熟也是人之常情。車還未進工廠大院,刺鼻的煤煙味就竄進鼻子,耳邊是不絕的打銅叮當 聲。走近,師傅正在往煤窯里面添煤,而窯內(nèi)正在煉銅水,兩個年輕人正在戴著耳機邊聽音樂,邊打磨銅胎。他們正在用純手工的方法仿制宣德爐。車間里,各種造 型的模型擺了一地。“這是制作銅爐用的蠟?zāi)?。我研究了幾年古籍,才搞清楚明清銅爐制作有陶范法和失蠟兩種。其中失蠟更先進,主要用來制造復雜的器型。所以 我決定啃最啃的骨頭!”
“所謂失蠟法,就是用蠟和泥粉、炭末等先做成一個有三層鑄模的胚胎。內(nèi)外兩層為堅實的模骨,內(nèi)層為蠟胚。加熱后,讓內(nèi)層的蠟胚融化流出后形成空胚, 然后往胚內(nèi)灌入1600℃的銅水,待銅水冷卻后就形成了銅爐粗胚。粗胚經(jīng)過修器打磨、皮殼著色等工序,就做成了銅爐!”陳巧生領(lǐng)著我邊講解邊演示,用時不 到1小時,但制作一個銅爐,從模骨到皮殼著色,短則三個月,長則一兩年。
還原歷史的銅爐博物館
“仿制的?”我驚訝道。陳巧生說,“我用了四十年時間研究仿宣德爐,到現(xiàn)在還不敢說完全仿制成功。如果能夠把宣德爐仿制得形神兼?zhèn)洌掖松凸Φ聼o 量了!”陳巧生再次結(jié)緣香爐,是在上世紀的70年代末:為復原歷史上產(chǎn)自南通的文房雅玩印香熏,南通博物苑的工作人員拿著印香熏的圖紙,找到祖籍南通的陳 巧生。在翻閱大量歷史典籍以及研究這一紙圖文后,陳巧生很快就復原了印香熏,這也是祖父陳俊青銅鋪的奠基作品。隨后,陳巧生在古玩界名聲鵲起,銅器藏家拿 著古董銅器慕名而來。“四十年前,一位臺灣古董商人拿著一張銅爐照片,問我能不能造。我當時少年氣盛,說我能仿。但是真正研究了之后,我就沒底氣了。因為 這是傳說中的宣德爐!”、
宣德爐被譽為“明代文玩之首”, 它承載了貴族祭祀禮儀和香道文化,不僅在工藝上也早已失傳,甚至從文化傳承上也斷代。要復原,談何容易。之后,陳巧生研究古籍,在家建起小柴窯,整整十 年,仿制出來的銅爐才被古董商人承認。自那以后,臺灣的藏家玩家迅速擠破了家門,之后,從仿制宣德爐成功,到走出宣德爐的桎梏,成為馬未都口中的“古有宣 德爐,今有巧生爐”陳氏風格銅爐,陳巧生又用了整理三十年。
之后,陳巧生帶我參觀“陳巧生銅爐博物館”,里面陳列的藏品有各朝各代,從漢代博山爐到明代宣德爐應(yīng)有盡有。這其中,只有少數(shù)幾件是他費九牛二虎收 集來的真品,其余的均為自己仿制的。“銅爐的歷史地位太特殊了,就連《阿Q正傳》中,魯迅先生都把宣德爐作為封建文化的代表。我們經(jīng)歷了太多革命,太多的 銅爐被當成文化符號被融毀了。”眼下這座2400㎡的博物館,陳巧生每年掏出兩百多萬來維護著,每年花一大半時間打理。面對每天寥寥可數(shù)的聞香品爐者,我 問他值不值?“我要建銅爐博物館還原銅爐的歷史,還要拍電影,把制爐人的苦樂辛酸展示給世人。這不是值不值的問題。”陳巧生答道。
編輯:陳佳
關(guān)鍵詞:銅爐收藏 從宣德爐 到巧生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