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15全國兩會>本網(wǎng)特稿 本網(wǎng)特稿
問“道”龍虎山
———邁向世界知名景區(qū)之道
丹山碧水,撩開面紗驚人艷?
山,還是那座山;水,還是那泓水。經(jīng)過鷹潭市委、市政府以及龍虎山景區(qū)30多年的統(tǒng)一規(guī)劃與開發(fā),曾經(jīng)的深閨少女現(xiàn)在已經(jīng)出落得楚楚動人了,身價倍增,美譽如云。
龍虎山美在水,美在山,美在丹山碧水的和諧結合。山立水邊,水繞山轉,大自然經(jīng)歷了億萬年的變化,造就了龍虎山的丹霞地貌。山體經(jīng)過自然界長期的風化剝蝕及造山運動的作用,形成了千姿百態(tài)的峰巒巖窟、奇山怪石。群峰如簇、爭輝競秀,構成了一幅巨大的丹山依碧水的秀麗畫卷,自然景色極為壯觀,有第三十代天師張繼先千古名句為證:“一條澗水琉璃合,萬疊云山紫翠堆”。
尤其是仙水巖,可以說是人間的珍品,上帝的恩賜。這里怪石連綿,山水相映成趣。澄清碧透的瀘溪河倚山繞石,映襯兩岸丹霞赤壁、石崖石寨,殘峰孤石,構成一道綺麗勝景。乘小船上行,坐竹筏下行,看奇峰、碧波,游起來比較輕松,景色優(yōu)美,氣候宜人。這里擁有鬼斧神工的十處石巖,有的像人,有的像物,有的像飛禽走獸,都那么惟妙惟肖、栩栩如生。據(jù)說每一處景觀都流傳著一個動人的故事。
沿著蘆溪河一路前行,兩岸的高崖絕壁上有許多巖洞,安放著古代懸棺,更增添了其神秘色彩,被稱為“世界文化史上的一大奇觀”。據(jù)考古發(fā)現(xiàn),龍虎山懸棺群距今2600余年,是中國最早的懸棺群,也是中國懸棺(或稱崖墓)的發(fā)源地。值得一提的是,龍虎山“懸棺”大都用巨大整段的楠木刳制而成,大小不一,形式迥異:有巨大的可容葬十余人的“船棺”;有造型如古屋的“屋脊棺”;有圓筒獨木的“獨舟棺”;也有現(xiàn)今常見的“方棺”;還有微型的“二次葬”用的“骨灰盒”。
見到懸棺,幾乎所有人都感到很神秘,相同的疑問很自然就產(chǎn)生了:懸崖絕壁大多高100多米,而且臨近水邊,棺木是用什么辦法放置進去的?如今被人提出的堆土法、漲水法、地質變遷和絞車等多種方法,似乎都無法合理地解釋這個千古之謎······這一切,到目前為止,還都是一串問號。
來到龍虎山就必須去瞧瞧天師府,從上清古鎮(zhèn)往西步行300多米到了天師府,它北面靠著西華山,門臨滬溪河,面對琵琶山,依山帶水,氣勢雄偉,被稱為道教正一派的祖庭和元明兩朝管理道教事務的辦公機構。整個府第由府門、大堂、后堂、私第園等部分構成。規(guī)模宏大,雄偉壯觀,建筑華麗,工藝精致,是一處王府式樣的建筑。天師府內(nèi)豫樟成林,參天的古樹屹立其中,環(huán)境十分清靜幽雅,強烈的道教文化氣息像要把你帶入仙境一樣,只有心無旁騖,才能夠品味這種感覺,思緒變得放松,煩惱都拋之腦后,令人心曠神怡。
山因水活,水因山媚。龍虎山這一片神奇的碧水丹山,這古越人的家園,這充滿魅力的道都仙山,宛若一幅淡淡的水墨畫,靈性十足,讓人陶醉其中,進入物我兩忘的悠暇境界。
編輯:薛鑫
關鍵詞:植被資源 野生動物種類 道教名山 “中國道都”龍虎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