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川大七旬教授手寫百萬字教案 走紅校園(圖)
摘要:在倡導(dǎo)現(xiàn)代化與電子信息技術(shù)的現(xiàn)代課堂,電子化白板、PPT教學已成為常事。四川大學七旬教授嚴廷德手寫數(shù)百萬字的教案讓學生瞬間驚呆。嚴教授稱,備課需用心剖析,手寫、板書的方式能夠帶動課堂互動,有利于讓學生回歸傳統(tǒng)、融入課堂。
四川大學錦江學院嚴廷德教授幾十年從教生涯積淀下十幾本厚厚的手寫教案。
嚴廷德教授的手寫教案很受學生歡迎。許雅玲攝
四川大學錦江學院嚴廷德教授的學生們幾乎是人手一本教案副本
畢業(yè)季,每位學生都會在母校留下一些青春回憶。在四川大學錦江學院,文學與傳媒學院學生們在準備打包的箱子里,裝上了一沓沓老師手寫的教案副本。這是嚴廷德教授用楷體字一筆一劃寫出來的有數(shù)百萬字的教案。
《古代文學》、《訓(xùn)詁學》、《國學》……一本本教案記錄著嚴廷德教授的教書生涯,從教近半個世紀,他始終堅持著手寫教案的工作習慣。“我想,這是老師送給我們最寶貴的財富,以后每當我看見它就會提醒自己,治學做事要嚴謹,做人得謙和。”學生劉志新說。
近日,四川大學錦江學院嚴廷德教授的手寫教案在校內(nèi)走紅,他的學生幾乎人手一本教案副本。
教案
手寫教案30多年 曾編撰一本字典
在倡導(dǎo)現(xiàn)代化與電子信息技術(shù)的現(xiàn)代課堂,電子化白板、PPT教學已成為常事。所以,當嚴廷德教授將他的講義帶到課堂上的時候,同學們都驚呆了。老師的教案看起來如同古書一般:封面還是繁體字寫的,內(nèi)文的講課內(nèi)容用楷體字書寫得工工整整、字跡清晰而大氣,有重點標注的內(nèi)容,旁邊還另附一張便箋紙。
“老師,您這么多教案得手寫多久啊?”當記者詢問這些手寫教案時,嚴廷德的回答再次讓年輕人們嚇了一跳,“我手寫教案可能有30多年了吧,一共寫了一本字典、5門課程的教案。”
20多年前,嚴廷德教授手寫并編撰了一本古漢語字典,之后一邊上課一邊整理教案,再后來還手寫了《古漢語通論》、《大學語文》教案。1997年到2010年前后,這兩本教案還作為四川大學的教材被打印出來,分別都有37.5萬字。
習慣源于語言大師 希望繼續(xù)影響學子
“讀書人離不開寫字,在多媒體時代,我希望保留一些我們中國文化原有的東西。”嚴廷德說,和別的科目不同,自己講授的就是中國文化,書法不能丟棄,更不能遺忘的是一種嚴謹?shù)闹螌W精神。
聽課、整理講稿并集納成冊的習慣源于嚴廷德年輕的時候。他的第一本教案是1980年寫的《古代漢語》,這本距今34年的教案原稿被裝訂成線裝書,散發(fā)著古樸的歷史感。一頁頁泛黃的紙張由于常常被翻閱,邊角已經(jīng)有了磨損,但墨香卻始終沒有散去。
當年,30多歲時他到復(fù)旦大學進修,師從復(fù)旦大學著名的語言學教授張世祿。“每天,我們在張世祿的家里上課,他著作等身,每次上課前都寫了很詳細的講稿。當時我在進修時思量需要把老師的講解消化吸收,于是課后進行整理,學習到他的作風,后來慢慢就形成了習慣。”
進修完,嚴廷德回到四川大學教學,為了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在翻閱海量的古代典籍后他都會把要講授的內(nèi)容搞懂、寫詳細,后來干脆整理成系統(tǒng)的講稿拿上講臺。“雖然比不上張老教授的精神,但我至少要做到不誤人子弟。”如今,嚴廷德同樣希望用自己的行為影響更多的年輕學子。
治學
每門課程 講課之前手寫更新
每天晚上7點過吃完晚飯,嚴廷德就會坐下來更新教案,閱讀書籍后整理,他會為每一個班的學生準備新的內(nèi)容,一弄就到晚上11點過。“每講一次課就要對教案進行一次增改,最新的學術(shù)研究成果、自己在講授時發(fā)現(xiàn)的需要改進之處,都要反映到教案上。”嚴廷德說。他的教案上,上下位置都故意留出一些空白,這樣他可以在一旁備注當下需要增加的要點、講課內(nèi)容的出處等等。很多頁,貼著不少小紙條,邊邊角角都有加注的筆跡。
厚厚的教案不僅記錄著學科知識點,嚴廷德更是將在課上要講的話都寫在了上面。課堂上學生們感受到的“神來之筆”,其實不少都是他精心準備的。一堂課的時間只有短短45分鐘,但嚴廷德準備的時間卻十倍于此。
編輯:牟宗娜
關(guān)鍵詞:川大教授手寫百萬字教案 手寫百萬字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