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一品一鑒一品一鑒
菊花石:生于石上的永綻之花
菊花石雕刻有8道工序:采料、選材、開花、造型設計、雕刻、打磨、上色、配座,每道工序都有需要注意的地方。
與其它石雕的“因材施藝”相比,菊花石雕工藝必須是依據(jù)菊花石的石原形進行塑造。因此,選料就顯得尤為重要。生于河底的菊花石巖,一般在雨量較少的夏天或夏秋交替時期潛入水底開采。采回的菊花石形狀大小不一,花紋的生長不一,找“花”就成為料是否可用的重要判斷依據(jù)。菊花石一經(jīng)水洗,花紋更加黑白分明,開在外面的花能清晰辨出,開在內里的花大多有“竹葉點”或“胡交點”微露外面之花辨,露點愈散愈稀,則內藏花愈大,花瓣愈長。尋之外表無花點,則可稍鑿開一點再仔細觀察,至少要有一朵花,才能全用。菊花花紋亦有多種,如蟹瓜、金錢、葵龍,繡球等。大花直徑約50公分,小花直徑則半寸不等。花也是有聚有散,聚時距離寸許,散則相距盈尺,且有時二三朵重疊。一塊好的料,有時在一尺見方之內能有花10朵以上。
由于菊花石天然長成,要雕琢成工藝品,必須依花紋部位和石塊形狀特點進行設計。一般來說,石塊體積較大,花多而朵大(大花兩朵以上),花形活潑,裂紋不明顯,適宜做花山;著花一兩朵,部位較高,石塊長形立狀,則適宜做筆筒,花瓶等;著花位置較低,或在底部亦露出“竹葉點”。則適合作水池或帶水池之石山;平面石塊,邊角露小朵花,則適宜做硯池;平面石塊其花分布均勻,得體,可作座屏;小塊石料,有小朵活潑花紋,則更適于做印泥合,小水池等小件產(chǎn)品。設計時還要注意要將生動美麗的花放置主要地位,同時裂紋處不能作骨架或其他得力處,要盡量安排在枝葉接口處,或透空處,面積愈小愈虛愈好。通過設計,要使側面的、背面的花點均能通過雕琢充分從正面表現(xiàn)出來。
設計好之后,就要進行雕刻的過程。花形先鏨好外層初胚,用鑿子修平后,用粗砂石水磨一次,將刀痕磨平,再修飾。細小地方特制三角鑿,圓鑿修挖,雕刻成后,再用紅砂石水磨一次,使表面眼、點磨平,再用光滑之岫石細細水磨一遍,即成平滑如鏡面之石面。在雕刻過程中,一般要按先外后內,先大后小,先上后下,先鏤空后通眼的方法進行。外形宜大不宜小,內眼宜小不宜大,質量要外薄內厚。先打好粗坯,后精雕細刻,自始至終要以大局為重,圍繞重點,突出主題,小心下刀,層層深入,直到達成創(chuàng)作構思要求。之后,進行上漆。菊花石雕所用之漆以新鮮生漆為最佳,上漆時要注意色要調正,涂勻,擦干,無贓物,無皺皮,無刷痕。配座為制作菊花石雕作品的最后一步。菊花石的配座十分考究,它對作品起到固定、協(xié)調和完善作用,要求比例恰當,內容統(tǒng)一合理、形體協(xié)調。作品實而底座虛,作品多變則底座規(guī)整。底座顏色:大件作品座色稍深,小件則座色稍淺。
由于菊花石石材稀有罕見,采石艱難且原石巨細不一,加之石花分布千姿態(tài)百態(tài)等原因,所以菊花石雕作品無一雷同,件件均為“孤品”。此外,瀏陽菊花石不但不含放射性元素,對人體及環(huán)境無毒無害,而且根據(jù)分析,菊花石內還含有Fe、Zn、Ca、Se等多種對人體有益的元素。而由于近些年菊花石爛采糙制的現(xiàn)象甚為嚴重,菊花石雕技藝也面臨失傳的境地。因此一件設計、制作精良的菊花石雕作品的收藏價值是極高的。
(本文配圖為湖南省工藝美術研究所作品)
編輯:李勤
關鍵詞:菊花石 作品 雕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