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要聞
西藏牧民拉橫幅抗議印度方面侵犯我領土(組圖)
西藏牧民拉橫幅抗議印度方面侵犯我領土。
在中印邊境戰(zhàn)爭打響之地感受反蠶食斗爭
勒布溝是到錯那縣采訪中印邊境必須要去的另一個地方。1962年的中印邊境戰(zhàn)爭是從這里打響的,指揮18軍開展自衛(wèi)反擊戰(zhàn)的張國華將軍就把前線指揮所設在勒布溝的麻瑪鄉(xiāng),當年指揮所旁的一座藏式木橋現(xiàn)在修葺一新,橋頭立著的石碑上醒目地刻著“將軍橋”。從“將軍橋”到勒布溝里的中印邊境最前沿“勒”門巴族自治鄉(xiāng)還得走20多公里。“勒”鄉(xiāng)公安邊防派出所所長褚井軍帶著記者來到了一個半山坡上的邊防哨所。放眼南望,山間晨霧騰涌,時薄時濃,視野嚴重受限,視線很不清晰。白霧迷茫中,定睛細瞧,還是可以看到對面半山腰林子里隱有幾所房子。哨兵說,那是印軍一個情報站,下面河谷邊還修了一個軍營,駐的印軍要多一些,一會兒霧散開后應該可以看得見。
褚井軍介紹,眼前這一帶就是中印有爭議的克節(jié)朗地區(qū),對面的山間有一條流入娘姆江曲的小支流桑多羅河,前方不遠處還有另一條匯入娘姆江曲的河,那就是克節(jié)朗河。邊防部隊的一名指揮官告訴記者,克節(jié)朗是1962年中印邊境戰(zhàn)爭中的一個激戰(zhàn)之地,1987年印軍曾一度滲透侵入桑多羅河谷,并險些再度引發(fā)中印邊境戰(zhàn)事,那是中印邊境之戰(zhàn)后蠶食和反蠶食斗爭最嚴峻的一次。沿著娘姆江曲河谷往下走,這條路叫作沙則通道,也是一條通達旺的路,整個路程也就30多公里,所以,這個方向是中印邊境東段的邊防重中之重。
提起印軍的蠶食,當?shù)啬撩穸紤崙嵅黄?。在浪波鄉(xiāng),很多牧民都談到多果爾草場。那是一座牧草茂盛、坡度柔緩的邊境山,當?shù)啬撩裣募窘?jīng)常去那兒放牧,按當?shù)啬撩竦恼f法,以前羊群可以放到那邊山腳下,后來印軍在山上建了個房子派幾個兵一守,那邊的山坡就去不了了,羊只能放到山頂,再過幾年,印軍又在這邊山腳下壘了一圈石頭當工事,天天有兵把守,再去多果爾,中方的牧民已經(jīng)沒有地方可以放牧了。
邊民是守穩(wěn)邊境最有力的保證
38歲的次仁頓珠是錯那縣卡達鄉(xiāng)的牧民。8月5日上午,他來到中印邊境實控線附近的土倫拉山挖貝母,他干活的地方離山口很近,是中印兩軍邊防巡邏都會到達的地方。12時左右,山口那邊過來了15名印軍士兵,機警的次仁頓珠趕緊隱蔽起來,一直觀察印軍的行動。但這次印軍似乎并不是來巡邏的,十幾個人湊在一塊巖石跟前,似乎在擺弄什么東西。印軍走后,次仁頓珠毫不猶豫直奔那塊巖石,他仔仔細細地查看了一陣,結果在巖石縫里發(fā)現(xiàn)了一部用細繩固定的微型攝像機,鏡頭沖著中方邊防巡邏常走的小道。經(jīng)常在土倫拉放牧挖藥的次仁頓珠知道,公安邊防警察的夏季值勤點離這里最近,他取下攝像機,以最快的步行速度趕往卡達公安邊防派出所在土倫拉山的值勤點。
卡達邊防派出所所長馬明寬說,那天他帶上任不久的張文杰教導員到土倫拉山的值勤點熟悉情況,正好碰到在海拔近5000米的高山騾馬道上趕了兩個多小時路后來到值勤點的次仁頓珠。馬明寬說,那個攝像機就是針對我方的一個監(jiān)視設施,平常在市面上從來沒有見過那個牌子,后來聽說是美國貨。當時這個攝像機還包了一個迷彩的外殼作偽裝,拍攝鍵是打開的。
剛從山東省公安邊防總隊援藏到卡達邊防派出所的張文杰說,他在到卡達之前就已經(jīng)了解到這里的邊境管控和反蠶食、反間任務很重,但一到崗馬上就親歷反間案件的處置,他還是覺得很震撼,更感到在爭議地區(qū)戍邊,肩負的責任重大。其實,就在此次印軍安放攝像機的位置附近,卡達鄉(xiāng)的藏族邊民扎西羅布等護邊聯(lián)防隊員去年也曾發(fā)現(xiàn)印度監(jiān)視用的攝像機,方向同樣對著那條邊防巡邏道。張文杰說,不管是不是護邊聯(lián)防隊員,這里的邊民都有這么高的警惕性和護邊責任感,這才是守穩(wěn)邊境最有力的保證。
雖說中印邊境在總體上是封閉的,但在有些地方,如隆子縣的斗玉鄉(xiāng),實控線兩邊的不少邊民都是親戚,雙方互相往來也被默許。隆子縣公安邊防大隊政委樊新華說,他們曾發(fā)現(xiàn)過一些印方邊民利用這種往來從事一些滲透或情報搜集活動。有些人多次過境,但每次使用的證件、身份都不一樣,而且行動完全不像那些走親訪友、交換物品的正常邊民。樊新華說,一般情況下,邊防絕不會在證據(jù)不確鑿的情況下貿然行動,通常只是全程監(jiān)控,直到其出境。中方的善意在于不讓兩邊的邊民相互猜忌乃至仇視,但維護邊境安全是絕不能絲毫放松的。
編輯:牟宗娜
關鍵詞:西藏牧民抗議印度侵犯我領土 邊境安全 中印邊界 領土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