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復興路上>邊陲再探明珠 邊陲再探明珠
教育脫貧受益者
人民政協(xié)網12月29日電(記者 呂金平)德昂族,曾稱“崩龍族”,屬直過民族和人口較少民族,1985年9月,國務院批準正式改名為“德昂族” 。
三臺山德昂族民族鄉(xiāng),是全國唯一的德昂族鄉(xiāng),位于云南省德宏州芒市中部。
10年前,本報記者曾深入該鄉(xiāng),采訪上海對云南德昂族的扶貧幫扶情況,寫出一篇《德昂族百姓有“上海親戚”》,影響廣泛。
10年后,記者再次深入該鄉(xiāng),目的是追尋德昂族這顆邊陲明珠,10年間發(fā)生的巨大變化。
從芒市驅車大約半小時,我們就到了三臺山鄉(xiāng)政府所在地,這里是通往瑞麗、畹町等國家級口岸的重要交通要塞。在德昂族博物館,記者見到了三臺山鄉(xiāng)副鄉(xiāng)長雷散散,他介紹,根據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統(tǒng)計,德昂族總人口數為20556人。目前,目前三臺山人數1792戶7593人。其中德昂族人口4594人,占全鄉(xiāng)總人口數60.5%,占全國德昂族總人口數22%。
三臺鄉(xiāng)文化廣播電視服務中心負責人保巖華是德昂族,身著民族服飾,帶領我們參觀。他介紹,德昂族源于古代的濮人,“濮人”早在公元前2世紀就居住在怒江兩岸,是開發(fā)保山、德宏一帶較早的民族。
“通過各級黨委、政府和社會各界多年幫扶,我們鄉(xiāng)基礎設施變化很大,道路好了、住房漂亮了。”三臺鄉(xiāng)人大主席曹先強同樣是德昂族,他感觸良多,在黨中央關懷下,德昂族從原始社會直接過渡到社會主義社會的少數民族,2018年率先實現整族脫貧,歷史性告別絕對貧困。
“這些年,德昂族出了很多大學生,有了碩士以及博士研究生,他們學以致用,為家鄉(xiāng)帶來了新觀念、新思想、新變化。”曹先強真切感到,民族教育促進脫貧致富。
“我們一家人都是民族教育的受益者。”已經從芒市政協(xié)退休的德昂族干部楊臘三,在家中邊翻曬著德昂族“酸茶”,邊和記者聊起來。
楊臘三高小畢業(yè)后,就在當地工作,該鄉(xiāng)成立民族鄉(xiāng)后,他當選為民族鄉(xiāng)第一任鄉(xiāng)長。“上個世紀90年代,村里的路還坑坑洼洼,路上跑個轎車很稀奇。”楊臘三回憶,幾十年來,鄉(xiāng)里變化很大,柏油路修通了,家家戶戶蓋起了洋樓,大多數村民有摩托車和拖拉機,村里的轎車明顯多了起來,有的家庭就有兩輛轎車。
楊臘三說,自己就是教育的受益者,如果沒有高小畢業(yè),自己不可能擔任領導職務。
楊臘三說起自家的孩子,老大是兒子,中專畢業(yè)后在當地的九一學校當老師,目前已經擔任副校長職務。老二是女兒,在德宏州師范學院畢業(yè)后,也在三臺山鄉(xiāng)當老師。記者隨同楊臘三到家中采訪,碰到老三楊春蘭,正在家里整理酸茶,準備銷售事宜。
德昂族是最古老的茶農,茶是德昂族的根。種茶、飲茶、食茶、敬茶、送茶,德昂族時時、事事都離不開茶……德昂族酸茶文化歷史悠久,因為工序繁雜,這種口感清爽的酸茶一度瀕臨失傳。村民說,外面的人喝不慣酸茶,做出來也沒有銷路。楊臘三是酸茶省級“非遺”傳承人,退休后,他繼續(xù)發(fā)揮余熱,收購村里農戶們的茶,進行深加工制成酸茶。
酸茶制成后,銷售事宜就交給了女兒楊春蘭。“今年生產的酸茶,她通過網絡銷售,已經所剩無幾。”楊臘三介紹,女兒能夠做生意,也得益于接受了初中教育,及多年在外打工的經歷。在他們家的推廣帶動下,酸茶已成為三臺山的“明星產品”。
“酸茶已經成為當地農民脫貧致富的產業(yè)。”陪同采訪的雷散散介紹,在各級黨委、政府的關心支持下,德宏州出臺了德昂族精準脫貧規(guī)劃,實施培育特色產業(yè)等6大工程,確保2020年實現全面小康。“隨著德昂族酸茶文化的發(fā)掘和返璞歸真追求綠色生活的現代風尚,成為致富路上的新風景。”
楊臘三的小兒子楊文華,中央民族大學畢業(yè)后在州文管所工作。“我得益于黨的民族教育政策,才能考上中央民族大學。”楊文華說,“現在最大的夢想,是把家里的房子重新修蓋。”他已經存了一些錢,過些時候,錢存得差不多了就動手修蓋,也讓父母享受退休生活的美好時光。
“現在的日子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作為村里德昂族“80后”,趙臘退回憶,以前吃穿住行都讓他發(fā)愁。“小時候沒鞋子穿,上學前都要先背著竹筒去山上挑水,光著腳在山上跑,腳底板都是老繭。”
窮怕了的趙臘退決心改變命運,嘗試做很多事情,2009年,他把自家的“穿斗房”改造成農家樂,同時保留建筑風貌。“現在通過農家樂、酸茶等收入,每年毛收入差不多10萬元。”趙臘退給自家的民宿取名“上上居”,由一棟德昂族傳統(tǒng)民居改造而成,位于村寨的高處。“它不僅具有民族風情,還融入了一些現代元素,為前來旅游、采風的游客提供便利,也為當地德昂族鄉(xiāng)親們發(fā)展鄉(xiāng)村旅游作了示范。”
“每到節(jié)假日,游客來得多,客房供不應求。”趙臘退成為了德昂族發(fā)展民宿“第一人”,他現在最關心的事,就是保護好德昂文化的同時,利用特色資源帶動群眾一起發(fā)展鄉(xiāng)村旅游,共同致富。
在他的帶動下,村里陸陸續(xù)續(xù)又建起了4家民宿。德昂族傳統(tǒng)織錦州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趙玉月家就是其中之一。“現在民宿做起來了,傳統(tǒng)織錦也銷售出去了,收入增加了很多。”趙玉月由衷地說,感謝共產黨,沒有共產黨就沒有德昂族如今的幸福生活。
編輯:張佳琪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