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yī)·問藥>醫(yī)訊同期聲醫(yī)訊同期聲
56歲男子捐2.5米小腸救子 系浙江首例親體小腸移植手術
記者從浙江大學醫(yī)學院附屬第一醫(yī)院(下稱浙大一院)了解到,該院日前成功開展浙江首例親體小腸移植手術。術中,患者56歲的父親捐出2.5米小腸,被順利植入患者體內。目前,父子二人恢復良好。
浙大一院院方介紹,2015年10月,還在讀高中的溫州瑞安男孩孔鳴吃過飯準備上學時,突然感到小腹疼痛難忍,嘔吐不止,家人將他緊急送醫(yī)。就醫(yī)當日下午,醫(yī)院判斷孔鳴為“急性腸梗阻、腸壞死”,并切掉近2米壞死的小腸。
此后,孔鳴腸道的毛病一發(fā)不可收拾。2017年4月、2018年9月,因腸扭轉引發(fā)腸道大部分壞死,孔鳴先后在南京、溫州接受了兩次腸切除手術,殘余大腸僅存12厘米,小腸只剩下不到40厘米。
據了解,人體的小腸一般長5至7米,在整個消化系統(tǒng)中舉足輕重,食物經過小腸消化作用,被分解成可被吸收的小分子物質,為生命運行補充養(yǎng)分、提供能量。小腸若短于1米,則意味著人體不能消化吸收。依靠輸營養(yǎng)液、提供腸外營養(yǎng)支撐的患者,生命最多能維持三年,最終病人將會因多臟器衰竭而死亡。
“生活上基本離不開人,我每天照顧他。”孔鳴的媽媽說,兒子無法正常進食,長期靠靜脈注射營養(yǎng)液補充能量,身體因此日漸消瘦,各種器官功能逐漸衰退,終日只能在醫(yī)院臥床,甚至開始喪失行走能力。
為給兒子治病,孔鳴一家輾轉多地求醫(yī),花光所有積蓄還欠下大筆外債,但因病情復雜不了了之。今年8月,一家人抱著最后希望來到浙大一院,希望能為兒子搏回一線生機。
在浙大一院黨委書記、教授梁廷波帶領下,經過多器官移植團隊與消化內科、輸血科、超聲醫(yī)學科、病理科、ICU等30余名專家的周密多學科會診,在仔細分析了病人的情況后,浙大一院院方認為小腸移植手術最有希望讓孔鳴重獲新生。
“要取得小腸移植的成功,不僅需要解決復雜的外科技術,還要解決一系列復雜的科學問題?!本哂胸S富小腸移植經驗的浙大一院教授吳國生說。
在國內,小腸移植手術1994年起步,但患者術后均存活時間較短。從1999年起,吳國生已經成功開展43例小腸移植手術,最長病人存活已達20年。目前,全球活體捐獻小腸移植僅報道50例,吳國生所帶領的團隊就占了27例。
吳國生認為,活體小腸移植具有組織配型好、可以擇期施行手術和器官缺血時間短等優(yōu)點,理論上看這種方法有可能降低嚴重排斥反應和術后并發(fā)癥。
浙大一院院方介紹,由于孔鳴與父親在血型、組織配型上很吻合,由其父提供一段小腸進行親屬間移植,可行性很大。
“別說是一段腸子,我身上的任何器官都愿意割給我兒子!”得知自己的小腸可以救兒子,孔鳴的父親說。
在患者的信任和配合下,經多學科專家反復研究手術方案,8月24日,梁廷波、吳國生等主刀為孔鳴父子開展了手術。
供體一方,要確保從上了年紀的父親身上切取足夠的小腸,又要保證其日后身體能盡快恢復;受體一方,要將兒子僅存的小腸與父親捐出的小腸血管精密吻合,不發(fā)生血栓,還要小腸腸體“無縫銜接”,確保吻合口不發(fā)生泄露……對于主刀者而言,這場手術每分每秒都是挑戰(zhàn)。
手術當日7時30分,孔鳴父子攜手走進手術室;8時36分,手術正式開始;9時56分,孔鳴父親腹腔的2.5米小腸被取出,并開始接入孔鳴體內;12時40分,父子二人小腸近端吻合;14時05分,歷經5個小時,手術成功。
目前,在醫(yī)護人員的精心護理下,父子二人術后恢復良好,正在康復之中。
編輯:劉暢
關鍵詞:小腸移植 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