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天下 天下
習近平多邊場合如何講述中國的“有所不為”?
通過“不搞”“不可取”“要不得”等表述傳遞中方觀點,習近平為國際熱點問題點出了“病灶”所在,亦清晰表明中國堅持走合作共贏之路的態(tài)度,以及中國維護以規(guī)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支持以規(guī)則為基礎加強全球治理的努力方向。
回應疑慮,以“六不”解釋“中國實踐”
針對一些疑慮和誤讀闡釋中國的“有所不為”,習近平以一種更清晰明確的方式為外界釋疑解惑。
針對外界關于中國貿(mào)易政策的誤讀,習近平在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上明確表示“中國不以追求貿(mào)易順差為目標”,他并拿出了擴大進口的實際舉措。在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他指出,“中國主動擴大進口,不是權宜之計,而是面向世界、面向未來、促進共同發(fā)展的長遠考量”。這些反復闡釋,以簡單直接的方式,向世界傳遞了更多確定性。
中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5年來,已有上百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同中國簽署“一帶一路”方面的合作協(xié)議。如何看待中國向世界提供的這個公共產(chǎn)品,避免曲解或誤讀?習近平在出席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時明言“三不”——“中國不打地緣博弈小算盤,不搞封閉排他小圈子,不做凌駕于人的強買強賣”;在巴新出席APEC工商領導人峰會時,他再提“三不”——“不針對誰也不排除誰,不會關起門來搞小圈子,不是有人說的這樣那樣的所謂‘陷阱’”。在向外界持續(xù)釋放這一倡議的“機會和成果屬于世界”信號的同時,習近平以此“六不”單刀直入解釋中方立場,為倡議劃出了清晰的“行為邊界”,有利于消除關心“一帶一路”建設的人士對倡議的疑慮,凝聚更多共識。
回應關切、回應熱點、回應疑慮,習近平在多邊外交場合以一種清晰思路、確切表達劃出中國“有所不為”的界線。從中方角度來說,這讓中國態(tài)度和中國聲音都更明確,可以讓外交資源得到最大限度使用、最小程度折損,推動中國外交行穩(wěn)致遠;從外界視角看,也有助于世界更到位地理解中國的理念和作為,降低因誤解誤判產(chǎn)生的分歧成本,注入更多確定性,帶來更多合作成果。(完)
編輯:周佳佳
關鍵詞:習近平 多邊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