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書畫·現(xiàn)場>人物志人物志
陸抑非:“獺祭”成大家
陸抑非曾說:“我年輕時每逢作畫,桌子總是堆滿著畫稿和素材。沒有這些素材,沒有這些生活的積累,我是畫不出什么東西來的。這可以說我早年作畫也是獺祭而成的。”陸抑非借用這成語強調(diào)的是素材的積累,任何創(chuàng)作都不可憑空得之。一是面向傳統(tǒng),一是面向自然,將兩者有機結(jié)合,正是其后來有所成就的根本原因。
陸抑非 作品
陸翀生于常熟前辛巷。祖父為晚清秀才,酷愛書畫,他自幼即受到書畫藝術(shù)的熏陶。除了讀詩書練書法,他還喜歡畫畫。祖父的老朋友李西山讀書無數(shù)也閱人無數(shù),他仔細端詳陸翀的習作后說,你們陸家要出畫狀元了。李西山的夸贊在年幼的陸翀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
陸翀15歲時就讀蘇州桃塢中學,苦讀3年,還有一年就可以直升大學時,卻因身體原因不得不中途輟學。陸翀回家休養(yǎng)之后,由親戚錢月嵐介紹入三峰寺靜養(yǎng)三年,每天打坐、看經(jīng)調(diào)養(yǎng)身體。由于誠心修持,居然于18歲的時候把肺病調(diào)治好了。在校期間他不僅古詩文讀得爛熟,還喜歡洋文,練就了一口流利的紐約口音的美國英語。養(yǎng)病回來后,他又師從李西山老人。西山老人擅長中國繪畫、詩詞,且家藏許多明清宋元繪畫真跡,這讓陸翀打開了眼界。之后,陸翀又專程拜陳迦庵為師,得益匪淺。
1930年,22歲的陸翀獨自到上海謀生,先后做過煤炭洋行簿記、花邊洋行繪圖員,還在同德醫(yī)學院兼過職。由于老家發(fā)生變故,父母都來了上海,陸翀肩頭的擔子一下沉重了許多。只要有空,他便不斷為箋扇莊畫冊頁扇面,以此貼補家用。他每晚畫兩把扇面,每把扇面僅一角五分報酬,日子過得緊巴。遠親朱屺瞻前來探視,得知表外甥陸翀的窘境,又了解到他才華橫溢,便主動介紹他進劉海粟任校長的上海美專任教。劉海粟魁梧大度,擅長油畫兼畫中國畫大寫意,看了陸翀的工筆花鳥畫后大為激賞。劉海粟曾說,他以后的太太如果喜歡畫畫,就一定讓她跟陸翀學畫。那時劉海粟正好是單身,大家聽了只當是笑話。孰料一語成讖,數(shù)年后劉海粟再娶的夫人夏伊喬正是學美術(shù)的,果真讓她隨陸翀學畫。那年陸抑非33歲。
陸翀是一位耐得寂寞的人。24歲即被聘為上海美專教授,任職達15年,并兼教職于新華藝專、蘇州美專等。在此期間,他與時任圖畫系主任的潘天壽成莫逆之交。
陸翀也是一位善于尋找機遇并善于抓住機遇的人。由于內(nèi)兄孫伯淵所經(jīng)營的“集寶齋”在抗戰(zhàn)期間遷往上海陸抑非家中,故而有很多機會在“集寶齋”觀賞四壁掛著的字畫。“集寶齋”所藏歷代書畫碑帖數(shù)以萬計,其中不乏稀世珍品。孫伯淵與吳湖帆、馮超然對街而居,過從甚密,且與顧麟士、俞粟廬、陸廉夫、張大千、張善孖、謝玉岑等也交往密切。陸翀與孫氏聯(lián)姻后,一則進入了大師云集的藝術(shù)氛圍,一則可悉心臨摹這些書畫真跡。又經(jīng)孫伯淵牽線,陸翀得拜吳湖帆為師,成為梅景書屋首批八大弟子之一。
吳湖帆見其遞上的拜師帖題名翀,字為“一飛”。吳湖帆說名甚好,問起字之來源,陸翀告知:小時稱沖,后又改為翀,其意即“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之意。吳湖帆沉吟片刻說,上海叫“一飛”者甚多,建議其更字“抑非”,取抑非揚善之意。陸翀于是改字抑非,并以此字行世。
與孫淑淵結(jié)婚后,所居的淡水路及相鄰的自忠路一帶書畫家云集。劉海粟、吳湖帆、陶冷月、林散之、張大千、張善孖、陸儼少、謝稚柳等皆住附近。平日里多酬酢詩文,坐而論道。老年黃賓虹自川抵滬,與陸抑非是上下樓的鄰居。年輕的陸抑非時常與之交往,一起探索畫藝。陸抑非后來回憶:“余以穎筆一束贈之,孰料老人喜以禿筆作畫,且隨意撿畫作為酬。余不敢苛求,索小冊兩頁而謝之。賓老色不悅,背謂其夫人曰,陸子尚非知音者。余聞之,尚在懵懂中。年輕識淺,聞道而笑,安知其為珍寶乎。”
1937年6月,陸抑非在大新公司五樓舉辦個人畫展達三次之多,且大獲成功,百余幅作品被訂購一空,從而確立了他在海上花鳥畫壇的地位。除了自己的藝術(shù)創(chuàng)作,陸抑非也成為吳湖帆弟子中的主力弟子。1940年、1941年、 1942年在上海共三次舉辦梅景書屋師生畫展,陸抑非皆為主要參與者之一。1943年3月,梅景書屋同門書畫展在上海寧波同鄉(xiāng)會展出。參展者陸抑非、王季遷、朱梅邨、徐邦達、俞子才等共24人。
陸抑非擅長花鳥畫,所作題材廣泛,生機盎然。早年多作工筆重彩,或兼工帶寫。取法宋代院體,大量摹習徐熙、黃筌、崔白、趙昌、王淵、張中、錢選,得宋元之神韻,后致力于周之冕、陳洪綬、林良、呂紀等明代大家。中年長于沒骨,效法惲南田、新羅山人及海派諸家,艷而不俗,工而不滯。他先師古人、后師造化,在臨摹基礎上,注重寫生,注重默寫。晚年求變,深入徐青藤、陳白陽之堂奧,旁及八大山人、石濤、缶翁,又以書入畫,筆墨遒勁生動、生辣樸茂,而不失清麗典雅韻味。20世紀40年代,陸抑非與江寒汀、張大壯、唐云并稱海上花鳥畫“四大名家”。又與陸維釗、陸儼少并稱“三陸”。
1954年,陸抑非加入上海國畫合作社,上海的新生活新景象感染了陸抑非,他花費半年多時間創(chuàng)作了工筆重彩年畫《花好月圓》,在國畫合作社展示時,領導們看了大為驚喜。此畫得到肯定,由上海人民美術(shù)出版社出版。《花好月圓》初版印刷20萬份,上柜后數(shù)日即告脫銷。連續(xù)再版至1964年,累計百余萬份,一舉奠定了陸抑非在1949年后上海畫壇上的地位。1956年,陸抑非受聘為上海國畫院首批畫師。
1958年,陸抑非到農(nóng)村體驗生活,在一次寫生中得到啟發(fā),創(chuàng)作出了《春到農(nóng)村》,作品描繪了上海市郊一片充滿勃勃生機的桃林,桃花襯以工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背景,運用山水花卉結(jié)合的方法,化平淡為神妙,具有強烈的時代特色,作品在國內(nèi)外多種報刊登載。同年,51歲的陸抑非受好友潘天壽邀請,調(diào)浙江美術(shù)學院任教授。潘天壽在歡迎會上致辭道:“浙江美術(shù)學院非常需要工筆畫教師。陸抑非先生工筆花鳥畫的技巧和寫生工夫堪稱一流。他的筆墨造詣很深,人品又好,能適應現(xiàn)代花鳥畫教學的需要,是最好的人選。美院教師中多了這樣的畫家,可以大大彌補我們的不足。”
陸抑非風趣開朗,論畫喜作比喻:作一幅畫好比演一臺戲,所不同的是生旦凈末丑要一人來擔當,既是導演,又當演員。且以一幅《牡丹墨石圖》為例,說:“這幅畫好比京劇《貴妃醉酒》,墨石如楚霸王,牡丹就是虞姬。霸王要畫出其威嚴、氣度,虞姬要畫出其嬌艷、嫵媚。而許多人能畫花的嫵媚, 卻畫不出石頭的丑。石頭畫得老辣蒼勁之時,花又往往失其嬌媚,要花石皆精,談何容易!”
詩書畫三絕之外,教學是陸抑非的第四絕。他是中國當代花鳥畫教學的奠基人之一,后半生主要精力在于教學。陸抑非為人謙和,誨人不倦,故深受尊重,桃李滿天下。陸抑非深諳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美術(shù)教學的辯證統(tǒng)一——如何將傳統(tǒng)技法與風格語匯,呈現(xiàn)出更具科班風采的卓絕特征;如何使學生不面對教師的風格個性,而面對古典傳統(tǒng)的的技法原則;如何從師徒授受、畫塾教學到學院式教學,從在野狀態(tài),到學院式教學——陸抑非成為標志性人物之一。其角色轉(zhuǎn)換之到位,令后學感嘆。
陸抑非的繪畫藝術(shù),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前期),大約自師從李西山起到1953年,這是他學習中國書畫傳統(tǒng)技法、通過臨摹古今名作和對物寫生收集創(chuàng)作素材,為成熟時期的藝術(shù)創(chuàng)作打基礎的時期。第二階段(中期),大約自創(chuàng)作《花好月圓》、《春到農(nóng)村》年畫到1976年為止,這是他花鳥畫創(chuàng)作的成熟時期,逐漸形成其花鳥畫兼工帶寫、艷麗清新的藝術(shù)風格。第三個階段(晚期),是非翁“衰年變法”進入藝術(shù)化境的時期,畫風更加老辣、樸茂,自成一格。
“善畫者皆善書。”陸抑非越到后來對這一古訓體會越深。他認為,要達到“信手拈來”的境地,對于一位中國畫家來說,書法的功力是必不可缺的。陸抑非最后把這一體會提煉成為一句格言:“書法是畫出來的好,而畫卻是寫出來的妙。”學習中國畫的優(yōu)秀傳統(tǒng)精神和技法、對景寫生、進行形象記憶以鍛煉默寫能力,以及以書法入畫,這就是陸抑非花鳥畫創(chuàng)作之所以能夠進展深化的藝術(shù)基礎。陸抑非將自己的所悟所得提煉為一枚閑章“先師古人后師造化”。
在近現(xiàn)代中國畫壇上,陸抑非是一位文涵中西、藝冠書畫的著名花鳥畫家。他先后擔任中國美術(shù)學院教授、研究生導師,西泠書畫院副院長,常熟書畫院名譽院長,西泠印社首批顧問等。
陸翁生前多次無償捐獻了共計400余件精品力作,分別捐給了上海美術(shù)館、上海中國畫院、西泠印社、西泠書畫院、中國美術(shù)學院等藝術(shù)團體和院校藝術(shù)機構(gòu)。先生過世后,其家人也尊其之囑將非翁30歲左右臨摹和創(chuàng)作的一大批具有相當學術(shù)價值的珍貴寫生稿悉數(shù)捐給了中國美術(shù)學院。
編輯:楊嵐
關鍵詞:陸抑非 “獺祭”成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