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書畫·現場>訊息訊息
我國近現代美術史“失憶點”亟待喚醒
20世紀以來,在全球化的城市發(fā)展轉型過程中,我們面臨著近現代藝術資源整合的問題。中國近現代美術資源亟待持續(xù)保護和有效轉化,在國際優(yōu)質藝術資源合作共享的對話之中,需要形成“中國故事”生動看點。因此,通過有關中國近現代美術資源方面的研究和努力,旨在逐漸形成一種良好的學術生態(tài),喚起我們得以藉此對于一個民族文化資源的思考,一種文化管理機制的思考,一種都市文化精神的思考,一種國家文化戰(zhàn)略的思考。而其中核心的學術理念,即是“看不見”的藝術資源向“看得見”的藝術資本轉化。
“看不見”之一,是指相關美術文獻系統(tǒng)收藏的缺失問題。由于歷史原因所致,本土對于中國近現代美術資源,缺失集中、系統(tǒng)和定位收藏基礎和文化概念,因此,“看不見”的問題就會自然出現。事實上,在近年來的相關展覽活動中,我們已經直面觸及到這些“看不見”的問題,如相關叢書、???、紀念冊、成績展圖錄與印刷性文獻相關的書籍、期刊、作品圖集、展覽圖錄、特刊、廣告等,以及與非印刷性文獻相關的例如藝術家的筆記、手稿、信札、草圖、速寫、影視、照片、錄音、視頻及其他相關用物和器具,需要量化呈現現存與散佚的比例和現狀,并加以系統(tǒng)梳理和文化解讀。
“看不見”之二,是指著錄量與存世量的“反差”問題。作為中國近現代美術的重要地區(qū),留下眾多名家早期作品和文獻,現在存在的問題是,早期他們的作品著錄的數量,要遠比現存于世的作品數量大得多,這是一個引人注目的“反差”現象。由于在傳統(tǒng)美術延續(xù)創(chuàng)新和西方美術引進創(chuàng)造的中國近代美術兩大主線之中,前者具有收藏傳統(tǒng),而后者則無所謂體系可言,因此相關藏品不足導致長期藝術資源認識的不足。
“看不見”之三,是指部分名家身份掩蔽的問題。“看不見”名家早期作品,其實反映了一種文化類型,出現在部分相關的藝術家身上,就是說我們在相關資源保護中存在某些“失憶”部分,導致不知道名家在都市記憶的特定時空里,曾經呈現其藝術多樣性的文化身份和傳播形態(tài)。我們可能忘卻了朱屺瞻曾經是一個西畫家,更多關注的是其后期國畫藝術的光芒,那么汪亞塵、王濟遠、張充仁、江小鶼、劉開渠、李可染等名家,都不同程度地面臨著在中國近現代美術史上的“身份掩蔽”的問題。這個問題的認識和解決,有助于我們更為完整地認識和解讀中國近現代美術史,更為有效地進行相關藝術資源的保護和轉化。
眾所周知的客觀原因,無疑是20世紀前后的戰(zhàn)火和動蕩,導致了大量的作品和文獻遺失下落不明。我們沒有一個完整的關于中國近現代美術藝術資源的文化理念和政策機制,加以有效地保護、管理和推廣。彌補這種“失憶”的狀態(tài),我們要把美術資源進行整合,進行藝術之物和歷史之物的復合。
以“看不見”的美術,作為研究和傳播的焦點,通過相關的中國近現代美術資源研究系列展的舉行(2017年以蔡謙吉文獻展為首展),以及相關近現代美術史研討會的召開,使得我們認識中國近現代美術資源的重要,是因為其事關國家文化戰(zhàn)略的頂層設計,以重振我們的文化自覺和自信。其公共文化資源應該為全民所享用。面對依然存在“看不見”的現象,我們需要建立國際化的合作聯盟機制,需要記憶復合、經典定位、價值評估和文化再生。喚醒“看不見”的藝術資源,使得相關藝術資源得以有效保護和轉化再生,形成“看得見”的藝術資本。
編輯:楊嵐
關鍵詞:近現代美術史 近現代藝術資源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