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書畫·現(xiàn)場>訊息訊息
元代鮮于樞的書法藝術(shù)淺談
關(guān)于鮮于樞的生平、卒年,根據(jù)相關(guān)文獻、作品、印章及出土的《鮮于府君墓志銘》,戴立強、王連起等學者做了較為詳細的考證,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在這些研究成果的基礎(chǔ)上,學術(shù)界對于鮮于樞的生平有了較為確切的認識,一般認為鮮于樞于公元一二四六年生于汴梁,公元一三〇二年卒于杭州,終年五十七歲?,F(xiàn)存鮮于樞的書法作品,大約有四十余件,其內(nèi)容包括作書、信札、題跋、臨摹等,主要是行書、草書、楷書等書體。戴立強、宋斌對于這些作品有詳細的著錄,楚默主編的《中國書法全集·鮮于樞、張雨卷》及王連起主編的《中國書法全集》第十卷中收錄了其大部分書法作品。
關(guān)于鮮于樞的書法師承,元人劉致在公元一三三三年六月跋鮮于樞書寫《韓愈進學解卷》中有交代:“鮮于困學之書始學奧敦周卿竹軒,后學姚魯公雪齋,為湖南憲司經(jīng)歷;見李北?!对缆此卤纺擞兴?。至江浙,與故承旨趙公子昂諸人游處,其書遂大進,以之名世,行草第一?!泵魅私饪N在《書學傳授譜》中卻說:“王庭筠以南宮之甥,擅名于金,傳子澹游,至張?zhí)戾a,元初鮮于伯幾得之。”其實,解縉的這種觀察并不準確。鮮于樞或許學習過王庭筠的書法,但是他更欽佩王庭筠對于“書畫同源”的處理。關(guān)于這一點,鮮于樞在公元一三〇〇年題跋在王庭筠《幽竹枯槎圖卷》說的十分明顯:“詳觀此卷,畫中有書,書中有畫,天真爛漫,元氣淋漓,對之嗒然,不復知有筆矣,二百年無此作也?!滨r于樞的書法,還是學習晉唐,主張復古。對于宋代書法,鮮于樞的態(tài)度有明確,他在公元一二九六年所作的《跋劉敞秋水篇》中寫道:“嘉祐去唐未遠,一時名公書猶有唐人風致,原父、舜欽輩是也。至東坡、山谷始大變。東坡尚有會稽、北海體制,至于涪翁,全無古人意?!滨r于樞認為宋代書法到了蘇東坡以后,就全無“二王”規(guī)矩了,黃庭堅則根本不知道古意為何物。對于黃庭堅,他的批評是一貫的,如在《論草書帖》中說:“至山谷乃大壞”,批評黃庭堅不懂草書;在《跋黃庭堅贈云庵道人歌行》中又批評道:“黃文節(jié)公之筆,如錐畫沙,如印印泥,無點畫之差失。”他在《跋王獻之保母磚帖》中批評米芾:“卻笑南宮米夫子,一生辛苦讀何書”。鮮于樞在元代的書法復古變革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他的書法復古不同于趙孟取法魏晉、直追“二王”的路徑。鮮于樞書法的復古是在魏晉的基礎(chǔ)上以唐人為師,追求書法的骨氣和法度。鮮于樞收藏有多件歷代法書名帖,如唐摹本《蘭亭序》、索靖《月儀帖短卷》、顏真卿《祭侄文稿》、懷素《猛虎吟帖》、徐浩《朱巨川告身》、高閑《草書千字文》、米芾《苕溪詩卷》等,他對這些法書名帖進行了系統(tǒng)的學習,并且在書法實踐中多有創(chuàng)見。
鮮于樞的楷書傳世不多,主要有《跋顏真卿祭侄文稿卷》《老子道德經(jīng)卷》《趙秉文御史箴楷書卷》《麻九疇透光古鏡歌楷書冊》等。鮮于樞的《老子道德經(jīng)卷》,字形較小,但是楷法嚴謹,規(guī)矩沉穩(wěn),有“鍾王”神韻,又突出了唐楷的法相莊嚴。這是鮮于樞小楷的代表作品,字形勁挺,結(jié)體飄逸,與唐人《靈飛經(jīng)》風格相似,更從中看出虞世南蕭散灑落的影子。這件作品充分反映了鮮于樞楷書的晉唐觀,以鍾、王為基礎(chǔ),參以唐人法度。他在《跋鍾繇薦季直表》中說的十分明確:“書家之有鍾、王,猶儒家之有周、孔?!薄囤w秉文御史箴楷書卷》是鮮于樞的大字楷書作品,此作尺幅較大氣勢宏大,風神凜然。趙孟在其后的題跋中說:“伯幾書筆筆皆有古法,足為至寶?!边@件作品,從線條方面說,既有鍾繇的晉人筆法,亦有虞世南的唐人筆法。從這件作品的字形上看,形態(tài)開張而筆力雄健,可知其與《岳麓寺碑》有很大的關(guān)聯(lián)。由此,可見劉致所作的“見李北海《岳麓寺碑》乃有所得”的判斷不虛。從結(jié)體上看,此件作品更接近歐陽詢的《化度寺碑》,內(nèi)斂修長,法度森嚴。在字勢上,又表現(xiàn)出徐浩《朱巨川告身卷》的影子,字勢端正、氣勢昂揚。
從上述分析可知,鮮于樞的楷書立足于唐法的規(guī)矩嚴謹,兼顧晉法的風神飄逸。運筆沉雄樸茂、筆法古樸、結(jié)體謹嚴、氣魄恢宏,骨力與氣勢并重,剛健與溫潤并存。
鮮于樞的行書作品傳世較多,有行書偏楷書的作品,也有行書偏草書的作品。這兩類作品各具特色,一類為風神俊美、端莊秀麗的中和氣象,一類為縱橫瀟灑,流轉(zhuǎn)華麗的飄逸之韻?!稄垙┫硇袪罡濉贰栋闲旌茣炀薮ǜ嫔怼贰俄n愈送李愿歸盤谷序》《袁易錢塘詩跋》《蘇軾海棠詩》等為鮮于樞行書偏楷的作品。這些作品筆法精煉,骨肉豐健,線條遒美,書寫自然。鮮于樞的《張彥享行狀稿》體現(xiàn)出了濃厚的顏真卿的意蘊,該卷后吳湖帆題跋稱:“鮮于太常書《張彥享行狀稿卷》,真跡。文書雙絕,不減顏魯公《爭座位》也。應(yīng)列元人法書第一,趙文敏猶其亞焉?!眳呛J為此卷與顏真卿《爭座位帖》氣韻相當,當是公允之論。從此卷的章法、形制、結(jié)體、用筆,處處隱含著顏真卿《祭侄文稿》的影子。顏真卿《祭侄文稿》本為鮮于樞所收藏,其在卷后題跋中認為《祭侄文稿》為:“天下行書第二,余家法書第一?!笨梢姶烁逶邗r于樞法書收藏中的地位。顯然,鮮于樞深入學習理解顏真卿后,精心創(chuàng)作了《張彥享行狀稿》。這不僅是其學顏真卿的具體體現(xiàn),亦可認為是其向顏真卿致敬的佳作。《跋徐浩書朱巨川告身》《韓愈送李愿歸盤谷序》等作品中有明顯的《蘭亭序》風姿,這與他多次研究《蘭亭序》有極大的關(guān)系,他對于神龍本《蘭亭墨跡》極為重視,曾經(jīng)為郭天錫寫鑒定跋語時稱贊道:“三百二十有七字,字字龍蛇怒騰擲?!彪m然如此,但是鮮于樞所見畢竟是唐人摹刻本的《蘭亭序》,因此,這件《跋徐浩書朱巨川告身卷》作品與《張彥享行狀稿》相似,更多體現(xiàn)出的是唐人行書的風采,少了魏晉遒美豐腴,多了唐人滄桑老辣。
鮮于樞的《杜甫行次昭陵詩》《王安石雜詩》《行書詩贊》《石鼓文》為其行書偏草書的一類作品。行書《王安石雜詩》作于公元一二九一年二月八日,鮮于樞在此卷落款處詳細記述了書寫這件作品的緣由:“過君錫真味堂,君錫出紙命書。”張君錫是鮮于樞收藏圈中的好友,其書法也為鮮于樞所贊賞。對于好友的這個請求,鮮于樞當是欣然接受,并輕松寫就。因此,此作品充分表現(xiàn)出了鮮于樞成熟時期此類作品的特點,即筆法精微,點畫落筆不茍,圓勁健拔,筆畫皆有意態(tài)。其中又有許多章草筆法,行中有草,增添了作品的古意。恰如鄭本忠所說:“鮮于先生書,筆意遒勁,而機緘妙用,婉轉(zhuǎn)無窮?!贝司碜髌窞殚L軸大作,從整體上看,氣勢連貫,用筆遒勁,書寫流暢,灑脫自如。如果說《王安石雜詩》是鮮于樞中年時期的成熟作品,那么《石鼓文》則是其晚年時期的代表作品。此件作品卷后有高士奇的題跋,高士奇認為此卷“草法蒼古,又書昌黎《石鼓歌》,與尋常筆墨不同?!备呤科姘汛司碇苯託w為鮮于樞的草書,這說明了此卷作品中行草兼?zhèn)?,以行書的結(jié)體、章法表現(xiàn)整體的氣象,以草書的筆法、線條發(fā)揮字里行間的氣韻。如此一來,此卷作品呈現(xiàn)出一種氣勢雄邁而氣韻生動之象。
鮮于樞的草書狂放豪邁,師法晉唐,為元代草書第一家。王祎在鮮于樞《杜詩行次昭陵卷》后的題跋中寫道:“漁陽鮮于公草法蓋本于右軍、大令父子,至其展為大體,則自法而變者也?!滨r于樞的“自法而變”是基于“二王”,又充分吸取了懷素、張旭、高閑等唐代草書大家的精華,并且達到了極高的成就,朱彝尊在《鮮于伯幾草書千文跋》中直接認為:“鮮于伯幾以古瘦見長,世所傳高閑《千文》及張旭書,大約多出其手也?!敝煲妥鸬倪@種認識恰恰反映了鮮于樞草書中的唐人法度。至于元代藝文領(lǐng)軍人物趙孟在《題伯幾臨鵝群帖》中的評價:“仆與伯幾同學草書,伯幾過余遠甚。仆及力追之而不能及?!眲t不能僅僅看作是趙孟的過謙之詞了。
(本文作者系中央美術(shù)學院(微博)美術(shù)學博士)
編輯:楊嵐
關(guān)鍵詞:作品 書法 元代 草書 行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