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樂觀社會 樂觀社會
懸在鋼絲上的父與子 年輕父親不信“知識改變命運”
張禹也曾懷疑,孩子這么小就去走鋼絲是不是不妥,可一想,“小時候不抓緊,過幾年就只能去富士康的流水線或者工地搬磚了”。他又說服了自己。
沒人比這個年輕的父親更清楚打工的滋味了。他在西安的工地搬磚時,曾遭遇一場暴雨。他想起來自己的衣服都曬在板房外,著急忙慌地往回跑。路上,大風嗚嗚作響,一塊板子飛過來,他沒看見,臨到眼前,手一擋,被劃出了一個大血口子。
包工頭給了他50元錢,他借來一條干凈的褲子,又找出一件毛衣,拖著流血的手臂去醫(yī)院縫針。正值盛夏,張禹熱得滿頭大汗,又餓又渴,實在熬不住,去面館要了一碗面。吃完才發(fā)現(xiàn),那條褲子的褲袋是漏的,錢早已經(jīng)掉了。
面館老板把他留到了晚上11點,最后,一把扯過包裹著傷口的毛巾。血口子又開始冒血,被放走后,張禹只能用手按住傷口,默默地走回工地。他哭了。
第二天,他把面錢帶了過去,老板收下了,卻沒有把毛巾還給他。
還有一次,一個工友干著干著突然暈倒了,后來送急救才保住命,經(jīng)理罵罵咧咧道,“病了都不請假,這種傻×誰要?”被訓話的工人們站成幾排,沉默著。
昔日外出打工時,張禹信奉一句話,“勞動人民最光榮”。但現(xiàn)在,他只覺得這句話“可笑”。
這個喜歡文學的年輕人說,不會有比農(nóng)民工更可憐的職業(yè)了,“農(nóng)民工就是老板的機器,最便宜的那種,不能出錯,壞了就壞了,修都懶得修,反正多的是新機器?!彼l(fā)誓,不能讓兒子望望走上這條老路,“如果孩子想飛,那我就要他做有利爪的雄鷹,而不是小鳥。”
編輯:梁霄
關(guān)鍵詞:鋼絲 年輕 父親 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