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樂觀社會 樂觀社會
30年領(lǐng)全家治沙種草的吉日嘎拉圖:我的命在沙里
沙里值錢的東西多起來
“日子進(jìn)入2010年之后越過越好,”吉日嘎拉圖告訴我們,“從這時起,沙里值錢的東西多起來。”
草場是毛烏素沙漠周邊人們生活的依托。祖祖輩輩靠的是草場放牧。地處沙漠邊緣,人們對草場格外珍惜。吉日嘎拉圖說,早年沒有鐵絲,家里經(jīng)濟困難。一個在城里工作的親戚說單位改造拆下來一堆廢舊鋼絲繩,吉日嘎拉圖就趕緊跑去把這些鋼絲繩馱回來。全家人動手,把鋼絲繩一根一根拆散拉直,扎成籬笆,給草場當(dāng)圍欄。當(dāng)時,大人忙著種樹治沙,拆鋼絲繩很大一部分是剛滿六七歲的女兒干的。吉日嘎拉圖就用這些廢鐵絲把12000多畝草場圍了一圈。
草場下放到牧戶家里,人們勞作的主動性增強了,但經(jīng)濟還沒有得到改善。下放的時候,家里分到十五六只羊。這些羊要繁殖好幾年才能形成一群,所以那幾年不敢賣羊。盡管有了兒子和女兒,全家人仍然住在土夯的草房子里。“去年,自治區(qū)搞‘全覆蓋’,那間老房子才拆了。”吉日嘎拉圖說,那些年經(jīng)常到處跑著借錢。
2010年之后,沙里的收入多了,他們費盡心血栽種的沙柳也長起來。烏審旗在2009年建起了生物質(zhì)發(fā)電廠,原料就是沙地里瘋長的沙柳。吉日嘎拉圖每年割沙柳可以賣出兩三萬元的收入。他把那輛小四輪拖拉機賣了,換回一輛沙地運輸車。這種車因為是四輪驅(qū)動,力氣大,適合沙地環(huán)境,被人們通俗地叫作“擋不住”。他還購置了割灌木的機器,收割沙柳枝效率也提高了。
沙地上植物漸漸多起來,栽樹種草的活少了,吉日嘎拉圖也慢慢走出沙地。他又購買了兩輛翻斗車,到附近城鎮(zhèn)打零工掙錢。“多的時候一年七八萬元,少的時候也能掙五六萬元。”一對兒女都有出息,兒子在鄂爾多斯的東勝區(qū)成家,還買了城里的房子,女兒在烏審旗的一家金融機構(gòu)工作。兒子買房子花了140多萬元。吉日嘎拉圖說:“房價高了些,但我們還能買得起。”
編輯:梁霄
關(guān)鍵詞:治沙 種草 吉日嘎拉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