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悅讀 悅讀
科舉狀元怎么考?像打怪獸升級通過層層考驗
為防止作弊,你的試卷還要由抄寫員謄寫后送給閱卷老師。如果你的運氣不錯,成為那通過鄉(xiāng)試的1%,就能像范進一樣中舉,準備下一步的會試。
大部分人中不了舉人或貢生,一輩子就是個秀才。蒲松齡就是秀才中的尖子——廩生,因為有國家給的補助,又可以在考試時給人做保。
假如本地典禮時,沒有貢生,學官之下就是廩生,廩生到了一定的年限就可升為貢生——貢生就有資格當官。
考場參加考試,享受獨處一室的“待遇”。
第四關(guān):會試
在京城舉行,總共考九天
考中了舉人,先別得意,趕緊準備好筆墨紙硯,迎接來年春天的真正考驗——赴京參加會試。
當上舉人的你,就是國家公務員的后備軍了。
如果你想一氣呵成再赴京考試,往返的差旅費還能由政府報銷。
清朝會試由翰林或內(nèi)閣大學士主持,在禮部的貢院舉行,每次考3場,每場考3天。
由于會試發(fā)榜之日正值四月中旬,杏花盛開,所以又稱杏榜。
會試中,你的對手將是其他省的精英們,朝廷將在你們中間挑選棟梁之才做為貢生。
明清時的會試與宋朝有所改變,取消了從儒家經(jīng)典中截取一句話闡述義理,而演變成八股文。
同時,你還要在詩賦、策、論中有所表現(xiàn)。論,相當于命題作文,通常要求你評論經(jīng)史典籍中的某個典故或某個歷史人物;策,相當于現(xiàn)代公務員考試中的申論,考官根據(jù)時事提出具體問題,你來發(fā)表見解或提出解決辦法,“對策”一詞由此而來。
14歲中秀才、20歲中舉人的林則徐,可謂是科舉考試中的小神童。
不過,他在會試這關(guān)遭遇了小小的波折。折戟會試后,他回福建老家開辦私塾,一邊教書育人,一邊繼續(xù)備考。
皇帝監(jiān)考的殿試,終極大測評。
第五關(guān):殿試
清朝中期起,更看重書法
明朝后期,意大利傳教士利瑪竇長期居住在中國,對科舉制度認識全面。他將科舉制度與西方學位制度做了比較:“中國士大夫第一種學位與我們的學士學位相當,叫做秀才。第二種學位叫舉人,可以和我們的碩士相比。中國人的第三種學位叫做進士,相當于我們的博士學位。”科舉考試的難度,可見一斑。
你通過了會試,將有機會進宮面見皇上,在金鑾殿里接受終極測評,以確定狀元、榜眼、探花的歸屬,狀元可免試進入翰林院。
終于要苦盡甘來了,你在心中竊喜。
雖然皇帝是殿試名義上的主考官官,命題、閱卷都該由他來完成,但實際上他不可能親力親為,還是需要由專門的讀卷大臣來評閱。
編輯:周佳佳
關(guān)鍵詞:科舉狀元 怎么考 層層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