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樂觀社會 樂觀社會
劉桂珍:只要不讓病人們痛苦,付出多大辛苦都愿意
沒覺得自己是“官”,只覺得責任沉甸甸
2012年,按照縣鄉(xiāng)統(tǒng)一部署,村里啟動第二次移民搬遷。村里人問:“桂珍,你走不?”劉桂珍說:“我走!”
為了帶動村民,劉桂珍拿出省吃儉用的8萬元,又借了4萬元,第一個購買了一套縣移民小區(qū)樓房,13戶村民響應。但她的新房至今沒有入住。
“新房子為什么不住?”“病人叫我,我就走不了。到了縣城,我也還得回來。”劉桂珍說。
“其實,這房子就沒必要買?”“我要不走,就沒人肯搬。”劉桂珍說,“村里夏天一下大雨,隨時都有山洪,不搬怎么辦?”
2010年夏天山洪暴發(fā),路很快就堵了。石頭加土木結(jié)構(gòu)的房子,不是被洪水沖出一個深坑,就是被山上的石頭砸斷房梁。
劉桂珍挨家挨戶走訪,還沒走訪完,路上就遇到了病人。“一個大嬸滑倒了,當時還有生命體征,我趕緊給針灸治療,后來趕緊送醫(yī)院,一檢查是腦出血,沒救住。人的生命怎么那么脆弱。”劉桂珍哭了。
等她回到家,推門一看,滿地盡是淤泥,“山洪暴發(fā)的時候,我的兩個娃娃睡在診所床上。我打地鋪睡了50多天。”
此后,一下雨,劉桂珍晚上就不敢睡覺,常常打一把傘,在村前公路邊察看汛情。雨一直下,她就蹲在雨地里守著,生怕出現(xiàn)不測。
“夜深的時候,真的很冷,也很害怕。”劉桂珍抹著淚說,“我給老百姓做不了啥,但可以站崗放哨。”
劉桂珍沒覺得自己是“官”,只覺得責任沉甸甸的。
榮譽名利常“歸零”,心靈更是如此
1988年,村小學開學兩個月了,也等不來個正式老師,15個小學生眼看就要成“文盲”。村里找到劉桂珍,“你就暫時給學生代代課,等分配來新的老師,你就不用代課了。”
誰知道這一代課,一年過去了,兩年過去了,快20年了也沒等來正式老師。2006年,因為學生太少,村小合并到鄰村王家會。
王家會小學如今只有6名學生,村里好多學生都轉(zhuǎn)去城里了,五年級的丁秀娟還是不想走:“我舍不得老師。老師哪兒都好。生病了去家里看我,給拿藥,還陪我們打沙包、跳繩、打羽毛球玩。”劉桂珍心軟,聽著就流淚。
有人問,一輩子都在大山里付出辛勞,值得嗎?劉桂珍說:“我覺著值。我做我自己想做的事,做好應該做的事情就行了。”
劉桂珍的微信名叫“歸零”,她說,生活每天都需要歸零,心靈更是如此。
2016年,劉桂珍被選為忻州市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她還得過許多榮譽,在榮譽面前,她總想“逃跑”。“我不先進,我的事很平淡,誰都能做到。”別人都是把獎狀獎杯擺在明眼處,她把一摞獎狀全鎖在柜子里。楊宏生說,她心里也就只有那些病人和學生。(周亞軍)
編輯:梁霄
關鍵詞:劉桂珍 愿意 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