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爭鳴 爭鳴
大學語文為啥遭遇尷尬
5月18日,《光明日報》發(fā)表《“大學語文”之痛》一文引發(fā)熱議。這不是媒體第一次對大學語文冠以“尷尬”二字,2004年2月13日,《光明日報》就以《遭遇尷尬的大學語文》為題發(fā)表評論。13年過去了,當時提出的問題,比如大學語文日益邊緣化、大學語文課遭遇質(zhì)疑乃至輕視等,都沒有得到真正解決。
從形式上看,開設大學語文的學校越來越多了,但大多例行公事。大學語文任課教師一般從中文系調(diào)配,但教授一般不愿意上,只能從助教、講師、副教授中選擇。高級職稱教師不愿意上大學語文,一是因為于學術科研并無幫助,二是不愿面對應付這門課程的學生。
我有十余年大學語文課教學經(jīng)驗,對學生語文水平的整體認知是:文科學生強于理工科學生,理工科學生強于藝術、體育專業(yè)學生。所有專業(yè)(包括中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都在緩慢地下降,看不到上升跡象。
開課之初,我會給學生布置參考書目,要求學生閱讀,完成的學生屈指可數(shù)。教材有《紅樓夢》選文,我檢查時發(fā)現(xiàn),表現(xiàn)最好的班級閱讀率為30%多,最差的班級只有三五人讀了。按照教學計劃,學生要完成兩篇習作,有的學生要么抄兩篇交差,要么應付,認真寫的并不多。有一個學生公開講,不知道寫文章有什么用。
2014年,我在臺灣大學研修半年,他們也為外系本科生開設“國文”課。國文課是公共必修課程,學校很重視,名教授、系主任也要上這門課。臺大的國文課連上兩學期,每周3節(jié)課,每學期3學分。上課內(nèi)容由老師自定,沒有統(tǒng)一教材,只有兩條共同的培養(yǎng)目標。一是通過經(jīng)典文本的解讀,使學生熟悉人文思維程序,并深度了解中國的人文傳統(tǒng)。二是通過討論與寫作,增進學生思考及文字表達能力。我聽過一次國文課,學生準備充分,討論很深入,并沒有表現(xiàn)出厭學情緒。
為什么臺灣的教授、系主任愿意上國文課,大學生也愿意聽國文課,而大陸卻剛好相反呢?根本問題在于評價方式。大陸高校用課題、論文考核教師,而學生從小養(yǎng)成了為考試而學習的習慣??佳?、考公務員、考編制都不考大學語文,在他們眼中語文遠不如英語、計算機的地位高。教師、學生都太精明了,大學語文不就尷尬了嗎?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語文 學生 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