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你言我語 你言我語
外遷貧困村村民的心事:有老屋在 心里才踏實
新華社記者 劉偉、吳小康、曹祎銘
隨著城鎮(zhèn)化速度加快和易地扶貧搬遷、生態(tài)移民等政策實施,當前一些農村地區(qū)群眾外遷力度較大,并呈增多趨勢。如何開發(fā)利用好外遷村,是基層面臨的新課題。
記者近日到廣西三個外遷貧困村采訪,了解相關情況。
留著老宅 守住鄉(xiāng)愁
在馬山縣古零鎮(zhèn)里民村弄偶屯,記者看到,多數(shù)房屋閑置著,有的出現(xiàn)坍塌。村委會主任覃芝江說,弄偶屯有33戶,只剩下6戶沒搬走。“屯里耕地少,且屬于易澇地帶,靠種地很難脫貧。近年,一些群眾陸續(xù)外遷,搬出去的群眾大部分在縣城買了房。”
盡管大部分村民已外遷,但弄偶屯的田地并未閑置。仍在屯里生活的唐育新說,一些外遷戶將田地留給親屬耕種,但房子大多空著,“今后攢夠了錢,我也想搬到縣城去。”
村民陸忠高在縣城買了一套房子,孩子和老人已搬過去,目前他和妻子留在屯里養(yǎng)牛,“再過幾年,等孩子大學畢業(yè),生活上沒有壓力了,我們也搬過去。”
巴馬瑤族自治縣西山鄉(xiāng)戈賢村地處三縣交界處,全村285戶有70多戶外遷。
教師陳良勇在戈賢小學工作多年。“以前最多時在校生有500多人,現(xiàn)在只有10名學生了。”他認為,造成學生數(shù)量銳減的一大原因是一些家庭外遷。
有的外遷群眾不舍故土,兼顧起老家的田地。可愛村位于環(huán)江毛南族自治縣大安鄉(xiāng),在政府幫助下,2014年全村整體搬遷。“雖然已搬出去了,但我和老伴差不多每天都回來搞種養(yǎng)。”村民莫建生說,天氣不太好或者農活多的時候,他和老伴還會住在老宅。
在一些村民看來,留住老宅意味著守住鄉(xiāng)愁。
“老家是祖祖輩輩生活的地方。有老屋在,我們心里才踏實。”可愛村村委會主任韋良原說,逢年過節(jié)大家習慣回老家看看,也讓子孫后代知道根在哪里。
編輯:梁霄
關鍵詞:外遷 貧困村 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