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你言我語 你言我語
90后入殮師:收入沒那么高 沒有想象中那么可怕
收入沒那么高
“整天和遺體打交道,要不是收入高,誰愿意干?”每次聽到類似的議論,門渴欣都挺無奈。即便是最近距離接觸遺體的化妝美容師,在長春的收入也不過是該市工薪階層水平。
其實,門渴欣從小學習聲樂,畢業(yè)于吉林藝術(shù)學院聲樂類專業(yè)。她選擇殯葬工作的原因之一是,在她看來,學聲樂專業(yè)想有好發(fā)展很不容易,眼下能在事業(yè)單位有個穩(wěn)定的工作,沒什么不好。
在這里,連續(xù)工作24小時可以休息48小時,不用一天到晚待在辦公室里,且收入穩(wěn)定。這也是機械類專業(yè)大學畢業(yè)生李冠選擇從事殯葬行業(yè)的原因。
他現(xiàn)在負責頤安苑的遺體登記工作,這里是長春市殯葬服務中心第一個接觸逝者的崗位。每天約有30多位逝者被送進來,李冠要分別登記。
很多人把出殯前的逝者服務人員稱為入殮師。“通俗點說,我們就是服務員?!崩罟谡f。
在頤安苑,入殮師們此前的職業(yè)五花八門,大多不是殯葬專業(yè)出身。23歲的入殮師楊森,此前就是做婚慶行業(yè)的。
在私人婚慶公司,忙、累又沒有固定休息日,收入也不高。楊森在人才市場找工作時,發(fā)現(xiàn)了長春市殯葬服務中心的招聘展位,想嘗試一下,就進入了這個截然不同的領域。
體會世間冷暖
做婚慶行業(yè)時,楊森是與人“同樂”。當了入殮師,就變成與人“同悲”。工作中,楊森會尤其注意不能跟家屬說“您好”和“再見”。事實上,最考驗殯葬服務人員的是如何與家屬溝通。“家屬沉浸在悲痛中,你的話他很難聽進去,即使聽見了,一會兒又會忘,需要反復提醒。”楊森說,做這一行要有憐憫心和耐心。
看到逝者家屬的悲痛,楊森也會跟著紅眼圈。
有一次,楊森服務一位因患罕見病去世的9歲小女孩。他每隔兩小時去檢查遺體停放間的冷柜溫度時,都能看到女孩痛哭的父母。他自然也跟著難受,但無力安慰對方,只能給這對夫妻倒兩杯熱水。
生離死別看得多了,楊森一眼就能分辨出逝者家屬是不是真心難過。他發(fā)現(xiàn),有人坐在地上大嚎,卻沒有一滴眼淚。他也曾見過,一位去世老人的棺材要封蓋前,她的老伴含淚走上前,和她貼了貼臉,這一幕,楊森印在了腦海里。
而對于做遺體登記的李冠來說,當遇到還處壯年就不幸離去的人,總會禁不住感慨生命的脆弱。還有些極端情況是,有的老人突然離世,兒女不在身邊,只有老伴一人在場;孤寡老人去世數(shù)天后才被發(fā)現(xiàn),遺體已經(jīng)有了異味。世間百態(tài),李冠都看在眼里。
逝者家屬的哀痛難免會影響工作人員的情緒,但他們必須得及時調(diào)整,不然會影響工作。李冠說,這份工作讓他更加珍惜身邊的朋友和親人。
入殮師是傷痛的旁觀者,因職業(yè)的特殊,也經(jīng)常成為旁觀對象。當了入殮師,尹婧琦知道,周圍人對她看法不一。特別是有人給她介紹對象時,對方一聽是給遺體化妝的,就沒了下文。盡管如此,尹婧琦還是不想找同行,她相信一定有那個理解和支持自己工作的另一半會出現(xiàn)。
編輯:梁霄
關鍵詞:入殮師 收入 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