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給“大家”更多傳媒空間
對優(yōu)秀知識分子的宣傳報道,媒體還應投入更多的版面和時段。期待更多的媒體,少一些娛樂追星的套路,多一些崇德尚學的自覺,把更多傳媒空間給予這些大家。
今年全國兩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在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二屆五次會議的民進、農工黨、九三學社委員時指出,我國知識分子歷來有濃厚的家國情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重道義、勇擔當。一代又一代知識分子為我國革命、建設、改革事業(yè)貢獻智慧和力量,有的甚至獻出寶貴生命,留下了可歌可泣的事跡。他強調,全社會都要關心知識分子、尊重知識分子,營造尊重知識、尊重知識分子的良好社會氛圍。
長期以來,我國優(yōu)秀知識分子一直是社會理想的求索者、家國使命的擔當者、民族大義的傳承者。在民族解放歷程中,他們致力于喚醒民族自覺、熔鑄民族精神、探索民族未來;在中國建設和改革年代,他們緊緊圍繞經濟社會重大命題,積極投身創(chuàng)新發(fā)展實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貢獻了巨大的力量。他們當中的佼佼者——那些為民族崛起、國家強盛孜孜以求的“大家”和“學人”不僅在本領域創(chuàng)造了彪炳史冊的功績,其傳世風范、精神品格也是重要的精神財富。
在一個眾聲喧嘩的時代,能不能用更多的版面、鏡頭關注他們?一些主流媒體已經進行了成功的嘗試。
開播14年來,中央電視臺科教頻道推出的《大家》欄目先后介紹了近500位“大家”。其中包括重量級科學家“三錢”——錢學森、錢三強、錢偉長,“兩彈一星”功勛科學家,植物學泰斗吳征鎰,“外科之父”裘法祖,“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漢字激光照排之父”王選等?!洞蠹摇窓谀恳杂跋裼涗浿麄兊娜合?,既有對“大家”所處時代風云濃墨重彩的鋪敘,也有對“大家”成長歷程的細膩展現,同時穿插著大量珍貴的歷史資料和鮮為人知的人生故事,在波瀾壯闊的時代背景下展現當代知識分子風雨坎坷的生命歷程和獻身精神。
同樣,秉承“中國學術,光明特色,人文表達”理念,《光明日報》的《光明學人》版也致力于關注和發(fā)掘中國近現代學術界有成就、有故事、有啟示的“學人”,為哲學社會科學、文學藝術、自然科學等諸多領域的名家大師提供一個學術人生的展示平臺。從熊十力到季羨林、從馮其庸到柳鳴九,“學術中的中國”里具有代表性的學人,一個一個走到了讀者的身邊。
《大家》所聚焦的科學家群體、《光明學人》所呈現的人文大師,組合成中國知識群體完整的圖像,共同傳遞著這樣的價值:心系家國,方能放下小我;胸懷眾生,方能成就偉業(yè);以民族興亡為己任,才能“擇高處立”“向闊處行”,忘我努力、迎頭趕超、創(chuàng)造奇跡。通過“大家”“學人”的成長故事、人生智慧、創(chuàng)新精神、治學態(tài)度展現中華民族的精神境界,是《大家》這樣的欄目的品質所在、意義所在,也是一個社會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所在。
營造尊重知識、尊重知識分子的良好社會氛圍,我們還有很多工作要作。對優(yōu)秀知識分子的宣傳報道,媒體還應投入更多的版面和時段。期待更多的媒體,少一些娛樂追星的套路,多一些崇德尚學的自覺,把更多傳媒空間給予這些大家。他們是一個社會閃爍人文光芒的“恒星”,是一個民族邁向復興的路基。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知識分子 傳媒 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