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沸點 沸點
一個貧困村的尷尬扶貧路:8人分一頭驢 驢越養(yǎng)越瘦
各地加大扶貧力度以來,很多貧困村面貌發(fā)生了巨變。但也有一些貧困村在執(zhí)行中出現扶貧“大鍋飯”,導致精準扶貧“落不了地”。記者近日在山西省婁煩縣獨石河村采訪了解到一些這樣的情況。
“大鍋飯”能扶貧嗎?
獨石河村全村有148戶483口人,“建檔立卡”貧困戶有63戶224人。剛換屆上來的村黨支部書記張愛平告訴記者,扶貧部門幫扶了兩批項目,基本上沒什么效果。
2012年,婁煩縣扶貧部門扶持獨石河村養(yǎng)驢脫貧。村里用下撥的50萬元買了60頭驢。扶貧驢買回來,如何分卻成了愁事。“人多驢少,誰的那份也不能少,最后只能8人分一頭驢,合伙養(yǎng)。”張愛平說。
村民們告訴記者,8人養(yǎng)一頭驢,就像3個和尚抬水吃,結果驢越養(yǎng)越瘦,最后還沒等養(yǎng)成全都賣了,直接分錢。
獨石河村進行了貧困人口精準識別后,村里的貧困戶充滿期待。
2015年,婁煩縣扶貧部門又扶持獨石河村50萬元上養(yǎng)羊項目。村里從遼寧蓋州買了555只優(yōu)質絨山羊種羊,希望通過繁殖和賣羊絨脫貧。但等羊買回來,貧困戶們又失望了:全村還是按人頭分,1人一只羊,剩下的再6個人分一只。
貧困戶馬月生,家里5口人分到了5只羊。“這就是精準扶貧?”馬月生怎么也想不通,沒過多久,他就把5只羊全賣了。
一說起村民賣羊,張愛平就不住嘆氣:“村里和村民簽了合同,約定只能繁育不能賣,可有的村民分到羊的當天就要賣,攔也攔不住,555只扶貧羊現在只剩下100多只。”
高價買,低價賣
婁煩縣扶貧辦一位負責人說,這種平均分配的做法確實背離了精準扶貧的精神,但在基層并不鮮見。“貧困戶不是絕對的,如果只給貧困戶不給非貧困戶,容易產生矛盾,政策就執(zhí)行不下去,群眾甚至會上訪,只能普惠。”這位負責人說。
不管是“扶貧驢”還是“扶貧羊”,都是高價買低價賣,既扶不了貧,還浪費扶貧資金。記者了解到,去年獨石河村買的“扶貧羊”公羊一只1400元,母羊一只900元,但村民們只能當肉羊賣,價格遠低于買來時的價格。
馬月生告訴記者,他分到的5只羊都四五十斤重,平均下來一只賣了200多元,“現在養(yǎng)羊不掙錢,自己養(yǎng)耽誤時間,找人代養(yǎng),賣羊的錢也只夠付個工錢,不賣能咋辦?”
村民們反映,有的貧困戶根本不具備養(yǎng)羊條件。獨石河村貧困戶武玉貴家里有4口人,分了4只羊,但他的老母親已經82歲,兄弟3人都患有疾病,勞動能力有限,只能“望羊興嘆”,把羊賣掉。“4口人都是‘病疙蛋’,種4畝地都顧不過來,哪還能顧上牲口。”武玉貴說。
村民們賣羊的另一個原因,是因之前的審批實施效率太低,導致扶貧項目時過境遷,錯失時機。張愛平說,養(yǎng)羊項目是村里2010年上報扶貧部門的,但直到2012年才批準,2015年才實施,“2010年行情好,養(yǎng)一只羊能賣1000多元,但我們在價格高峰時上報,在低谷時實施,村民們誰愿意賠錢養(yǎng)?”
張愛平坦言,去年養(yǎng)羊項目下來時,他覺得養(yǎng)羊賠錢,不想再搞,但是項目是上屆班子爭取下來的,新班子還沒有爭取來新的支持,如果不搞了,怕村里老百姓不愿意。
關鍵是一些干部不擔事
山西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張守夫說,在貧困戶與村里大多數村民貧富差距不是太大的情況下,一些基層干部為避免矛盾就在精準施策上搞平均主義。
獨石河村貧困戶向記者抱怨,精準扶貧搞不下去,關鍵是一些干部怕麻煩、不擔事。
因獨石河村靠近云頂山景區(qū),婁煩縣打算今年再給村里50萬元發(fā)展旅游扶貧,但是村里卻一點也不積極,甚至不愿要。“一是怕精準識別不準確,造成不公平、惹矛盾;二是資金太少,連個衛(wèi)生整治都不夠,搞不成。”張愛平說。
在精準扶貧之初,堅決砸破“大鍋飯”,嚴格按照“建檔立卡”名單對貧困戶精準施策,不但不會矛盾重重,也不會有政策執(zhí)行不下去的情況發(fā)生。受訪專家和群眾表示,唯一的出路就是堅決推行精準扶貧,嚴格按照“六個精準”“五個一批”要求,瞄準扶貧對象,重點施策。(半月談記者 呂夢琦 馬曉媛)
編輯:周佳佳
關鍵詞: 貧困村尷尬扶貧路 8人一頭驢 越養(yǎng)越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