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富陽富春山館引來一流故宮展 山水立館文化新坐標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币粋€多月以來,當無數慕名而來的觀眾走進富陽富春山館中的公望美術館時,都會油然生發(fā)這樣的贊嘆。開館以來,這里已接待了3萬多名世界各地的參觀者。
館似山,山入館。9月23日,省重大公共文化設施項目、位于富春江畔的富春山館正式開館。它創(chuàng)下多項紀錄:
——省內最大手筆的區(qū)級公共文化基礎設施項目,集美術館、博物館、檔案館于一體,占地69畝,投資概算5億元;
——國際知名建筑師王澍繼獲普利茲克獎后的首個大型作品,以傳統(tǒng)山水畫為設計理念,歷時5年精心打造;
——開館展上,故宮博物院30幅名畫首次“出宮”南下參展,作品之精、規(guī)格之高史無前例。
一座館勾勒出富春江畔氤氳承續(xù)千年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脈絡,一座館傳遞出富陽堅定踐行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fā)展之路。正是堅持這樣的文化自覺和發(fā)展自覺,過去5年,富春山館的全體參與者秉持工匠精神,以大地為紙、山水為墨,高起點規(guī)劃,高品質建造,高水平開展,在富春江畔筑起一座堪稱“建筑版《富春山居圖》”的文化新地標。
一種自覺
江還在、山還在,山居何在
富春江畔,“長卷”再起。
這長卷,是一幅畫——《九峰雪霽圖》。故宮博物院舉辦的一場名為“公望富春——名畫回故鄉(xiāng)特展”上,這幅出自元代畫家黃公望筆下、描繪富春江兩岸山水雪景的名畫,六百年后首次回到故鄉(xiāng)。
這長卷,是一座建筑——富春山館。以據傳黃公望所作“山水訣”為設計靈感,以“傳世之作”為努力方向,王澍帶領他的團隊歷時5年建起一座“在山水之間有著謙遜態(tài)度的”現代建筑。
兩幅“長卷”,一種敬意:向這片山水致敬。
“富陽對文化的自覺讓我們感動?!?月23日,在富春山館開館儀式上,故宮博物院常務副院長王亞民和王澍說出了同樣的一句話,揭開了人們好奇的謎底:一個區(qū)級公共文化基礎設施項目,緣何引來了最優(yōu)秀的建筑師、最好的文博機構?
這種自覺,是有土壤的。
富陽,山水之境?;赝麣v史,富春江畔走出了孫權、郁達夫等一大批歷史文化名人。六百年前,黃公望晚年結廬在此,創(chuàng)作出中國山水畫的扛鼎之作《富春山居圖》。山水畫,從這里走出新氣象;造紙業(yè),在這里傳承了千年。
這種自覺,是有敬畏的。
一幅畫,牽動著一方百姓。歷盡數度顛沛流離,《富春山居圖》被一分為二,三百年來未團圓。藝術不能割裂,文脈不能斷流。作為畫作原創(chuàng)地,多年來,富陽四處奔走為“山水合璧”努力。與此同時,建一座美術館也被提上日程,等待畫作終有一日回故鄉(xiāng)開展。
這種自覺,是有渴求的。
作為“中國書法之鄉(xiāng)”,富陽卻沒有一座像樣的文化場館,書畫愛好者們的作品交流常常囿于當地影劇院內展陳。
“讓富陽人、杭州人在家門口就有一座世界頂級的美術館、博物館和檔案館!”2012年,富陽提出“文化強市”目標,圍繞山水資源,實施“九大核心工程”。首先被提上日程的,就是建設“三館”,完善公共文化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公共文化服務能力。
經過多次調研,以“最好的、最方便百姓進出的、能發(fā)揮最大效應的”為選址標準,最終,富陽在富春江畔劃出一塊枕山面水的69畝土地。
這種自覺,是有傳承的。
一流的地塊,需要一流的建筑。為了請動國際知名建筑師王澍來設計,富陽派人三赴北京誠摯邀請,在富春江畔徹夜長談,“富春江還在,江兩岸的山還在,山居何在”。這樣的自覺,最終打動了王澍。
一流的建筑,需要一流的展覽。富陽向故宮提出借展請求。歷經一年努力,30幅名畫走進這個區(qū)級文化設施開展。
“文化自覺,不是一句口號,它在富陽人民的一言一行中,在這座館的一磚一瓦中?!备魂枀^(qū)委書記姜軍認為,作為富陽區(qū)首個“文化地標”,一切的高起點、高標準、高品質,都為著鋪就這座館——這方百姓更美好的精神坐標。
一種自信
用工匠精神造一片山水
展廳入口處,紀錄片《用手舞蹈》持續(xù)默映。它講述山館的建造過程,一雙雙技巧高超的手,將鵝卵石敲出深淺不一的剖面,砌成錯落有致的墻面,建起流線起伏的建筑造型。
有意為之的設計,表達了一個主題:匠心。
匠心,是富陽建造山館的初心。
山館提上日程之初,富陽上下就形成了一個共識:既要表達山水地域的傳統(tǒng)文化,又必須有當代元素。
匠心,亦是王澍重建文化記憶的雄心。
承接之初,王澍立下規(guī)矩:一是拿出一個村,同時建造山館和進行新農居改造;二是建筑師必須有完整的設計決定權;三是允許建筑師全程跟蹤施工,并按照建筑師的要求隨時進行修改。
規(guī)矩如此苛刻,卻是王澍的匠心:把一張傳世的山水長卷,做成一個“自帶遠山”的房子。
這種匠心,首先意味著對創(chuàng)新的挑戰(zhàn)。
在6米多長卷上畫山水,不易;在4.5萬平方米土地上造山水,尤難。為此,王澍反復研究《富春山居圖》,從據傳黃公望所作“山水訣”中尋找靈感,獲得“近山、次山、遠山”的設計理念,在富陽區(qū)委常委會上獲得一次性通過。
這種匠心,是對傳統(tǒng)的傳承。
他們就地取材,從洞橋、萬市兩個鄉(xiāng)鎮(zhèn)拉來杭灰石,從當地40萬畝竹林運來毛竹,從周邊取來夯土樣本,從周邊缸廠收來邊角料;他們尋找自然材料與現代技術共存的機會,所有墻體在混凝土澆筑的基礎上,采用傳統(tǒng)的“瓦爿”砌筑技術,讓這種錯落有致的“瓦爿墻”再次出現在當代建筑中。
這種匠心,也是對手作精神的尊重。
王澍將工人們視為“哲匠”,請樂隊進工地為他們開音樂會,鼓勵他們將奇思妙想筑進墻,帶領他們照著天空的晚霞做屋頂。
這種匠心,更是對民族文化的自信。
在開館論壇上,王澍向所有人發(fā)出一個邀約:50年后,來山館看它最美麗的模樣。這是王澍為山館留下的“伏筆”,唯有山水四季的浸潤,建筑才能在歲月中成長。這也是這座建筑所追求的匠心之巔:山即館,館即山。
一種自強
時代弄潮兒的奉獻擔當
遠眺山館,屋脊綿延,似唱和遠山;群墻暈染,猶天地倒影。在參觀者眼中,山館屋面美如畫。不為人知的是,單是這1.6萬平方米的屋面,就創(chuàng)造了世界紀錄,浸透著建設者們一年的汗水。
“5年里,正是設計方、建設方、管理方和布展方的同心奉獻、排除萬難,富春山館才能在這個秋天如期亮相,以‘山水’之名完成致敬之意?!备魂柸烁锌?/p>
奉獻,是每一方參與者的全力以赴。
建設之初,項目建設方富陽工貿集團請來浙二建集團,他們曾承擔過王澍設計的寧波博物館項目。浙二建將原項目所有成員全部從寧波調至富陽,還將已離任的原項目經理吳慶兵再度調回;對團隊進行了高規(guī)格配置。他們說,能做這樣一個有高度文化自覺、高知名度的項目是幸運的。
奉獻,是每一位建設者的無私情懷。
浙二建項目負責人之一徐可冰接手項目時,他的愛人剛懷孕,他們從寧波義無反顧地來到這里。孩子出生僅3天,徐可冰就重返工地。今年7月,工程進入沖刺期,愛人干脆帶著孩子回了娘家,讓他安心駐扎工地。
5年里,因為項目難度大,陸陸續(xù)續(xù)有近百人退出項目。但更多抱著挑戰(zhàn)自我的工人加入進來,40多歲的木工班組長寇永奇就是其中一位。今年春節(jié),他帶頭不休假,帶領著60多位工人日夜奮戰(zhàn)在工地上。
奉獻,是每一位布展者的精益求精。
“所有人都在與時間賽跑?!被貞浺荒陙淼牟颊够I備,富陽區(qū)委常委、宣傳部長趙玉龍及區(qū)文聯主席嚴琦仍然能感受到那種激情。從最開始借畫,到聯系展柜、設計展廳、幫忙布展、編輯圖錄,故宮全程分頭派人參與協助、手把手地指導;南京博物院無償出借倪瓚的《古木從篁圖》,這幅作品之前從未舍得展出過。
最是文化能致遠。建成至今,山館的文化力量正在不斷釋放:如今,一到周末,山館門口全是帶著孩子來觀展的家長,在孩子心中“種”下一顆向往文化的種子;館內,一個800平方米的庫房正在建造中,其設計標準可收藏一級品文物;館外,參照山館整體景觀,江對岸的三座煙囪即將拆除,江南岸的區(qū)域規(guī)劃正在制定中……
一座館,表達一方土地的發(fā)展理想:山水立館,述山水觀!
編輯:陳佳
關鍵詞:富陽富春山館 引來一流故宮展 山水立館 文化新坐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