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新時代女排離不開專業(yè)主義
不管輸贏,女排精神始終都在。贏了才有精神,顯然是一種結果論,忽略了在日常的訓練中,在每一場比賽中,每個人的汗水與努力。
時隔12年,中國女排在奧運會上再次登頂,她們驚艷的表現(xiàn)征服全世界。教練郎平,女排姑娘,以及團隊背后默默努力的英雄,值得我們致敬,她們?yōu)槭澜缲暙I了精彩的比賽,為國家贏得了榮譽。
女排奪冠,瞬間刷屏,當姑娘們相擁而泣,當國旗升起、國歌奏響,很多觀眾淚奔,這是其他比賽中國隊奪冠時少有的景象,背后包含了豐富的因素,意義非比尋常。
首先,拿到這枚金牌的過程太艱辛,一場12年的漫長跋涉,一代人已成長起來。僅就此屆奧運而言,小組賽2勝3負艱難出線,1/4決賽,碰上實力強勁的東道主巴西,差點出局,人們并不看好女排能奪冠。
其次,觀看女排,“老少咸宜”。教練郎平是上世紀80年代中國女排創(chuàng)造大滿貫的功臣,是“女排精神”的代言人。這屆奧運會,郎平執(zhí)教,且奪得冠軍,才堪稱功德圓滿,“女排精神”滿血復活。
目前,球隊平均年齡24歲,很多90后、95后小鮮肉,青春靚麗,吸引著年輕觀眾。而且,很多年輕觀眾受父輩的情感輻射,對女排有特殊好感。毫不夸張地說,女排是中國人集體記憶的結集點,幾代中國人的驕傲,女排的勝利觸發(fā)了集體沉默的感情總爆發(fā),呈排山倒海之勢。
它喚起了人們對過去輝煌的緬懷,喚起了人們對“女排精神”的崇敬,喚起了愛國情感和民族情結,喚起了對一個艱難而又富激情的時代的回憶,喚起了內心里對不屈服的自我肯定,心有千千結,萬河歸于海,每個人都從女排的勝利中找到自己。
那么多人看重這個結果,在意一場比賽,說到底還是女排承載太多。過去可能是為國爭光,以體育為捷徑重塑國家形象的重任,現(xiàn)在可能是壓抑太久的翻身復盤重塑輝煌,也可能是兩者交混。女排很累,郎平很累,我們每一個人都很累,我們又不愿意輕易放下包袱。
如果不是承載太多的東西,2008年,當郎平率領美國女排在北京奧運上戰(zhàn)勝中國隊時,不會招來那么多人的謾罵,不會因為今日的奪冠而視之為“英雄”。還是郎平對體育和職業(yè)有更深的理解:“我是一名職業(yè)教練,執(zhí)教美國隊只是一份職業(yè),并不是為了擊敗中國”。
女排同其他奧運項目一樣,首先都是競技體育項目,比拼的是實力、技術、心理、科學。換句話說,就是專業(yè)能力的比拼。在高手對決的賽場上,并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差距,勝負可能只在一瞬之間。而這些都需要通過平時的訓練與科學的指導,通過提升自身實力、水準來實現(xiàn),并非單純依靠比賽時的“頑強拼搏”等精神就可以實現(xiàn)。
因此,今天再看新時代的“女排精神”,顯然已經離不開專業(yè)主義。誠如郎平本人所言,不管輸贏,女排精神始終都在。贏了才有精神,顯然是一種結果論,忽略了在日常的訓練中,在每一場比賽中,每個人的汗水與努力。
今天,我們對待“女排精神”,無須讓其承載過多體育賽場之外的東西,但也不能忽視它的存在,將它視為虛幻之物,當作勝利之時的雞湯詞語。女排精神,建立在體育健兒日日夜夜的努力與付出之上,構建于體育競技的專業(yè)水平之上。唯有如此,其存在才有確確實實的價值。
編輯:劉文俊
關鍵詞:中國女排 奧運 女排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