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穆迪評級左右不了市場自發(fā)走勢
在昨日的中國發(fā)展高峰論壇上,針對國際評級機構穆迪下調中國評級一事,財政部長樓繼偉稱,“我們不care它的評級,希臘出那么大問題的時候,穆迪對其評級還高于中國”,并指出,市場上并沒有因此使得和中國主權債有關的指標發(fā)生變化,如離岸人民幣不跌反漲,也沒有資金做空中國。
今年3月初,穆迪將中國政府債券評級展望從穩(wěn)定調整為負面,確認長期信用評級為Aa3,主要原因為政府負債加重、外匯儲備下降及當局實施的改革存在一些不確定性。因穆迪和標準普爾、惠譽國際一塊位列國際資本市場評級“三甲”,經濟學家弗里德曼還曾評價穆迪為“除了美國之外的另一個超級大國”,故其對于主權國家評級經常會有些市場影響。
誠然,部分地方政府債務的確是中國經濟的潛在風險因素,但穆迪并沒有看到中國政府的資產端,相比地方債務,地方政府信用依然良好,更為重要的是,中國政府資產數(shù)量非常龐大,且相當一部分是經營性資產,流動性非常高。
去年以來,包括資本市場在內的國內經濟確實經歷了一些大的波動,以穆迪關注的人民幣波動為例,我們能夠看到,去年下半年以來的人民幣大幅波動,不可避免地會影響短期的走勢,但如今我們反觀人民幣國際化的良好進程,很難否定當時匯率改革的必要性。
可穆迪評級夸大了短期波動,忽視了長期的穩(wěn)健,只重視縱向比較忽略橫向對比的研究。過去一年來,中國經濟的各項指標確實大幅承壓。但從橫向看,去年的世界經濟都處于低谷徘徊狀態(tài),而中國依舊保持著全球領先的經濟增速、健康的財政赤字、充沛的外匯儲備和較高的利率水平。財政政策、貨幣政策都尚有充分的施展空間,改革動力依舊強勁。
事實上,國際評級機構對于中國的了解、評估一直就是滯后的。數(shù)據(jù)證明其判斷更像是事后諸葛亮,而非成功的預言家。在穆迪下調中國和中國銀行業(yè)評級之后,相比意見市場的反彈,資本市場并沒有做出太大反應。離岸人民幣基本持平,恒生國企指數(shù)小幅上漲。A股市場特別是銀行股,甚至出現(xiàn)了強勁反彈。這表明,穆迪的消息公告已遠遠滯后于市場認知。
這非首次國際評級機構的判斷受爭議。甚至有人認為,他們的負面意見本身還成了危機的導火索。要知道,信用是市場經濟的基礎,信用評級通過對國家之間的褒貶,會影響未來市場對國家信用的評定,還能切實制造“融資剪刀差”,影響國際資本市場的走向。
而今,在數(shù)據(jù)已證偽穆迪的判斷之后,樓繼偉部長所說的“不care”的態(tài)度,也是最好的應對策略。穆迪的評級,改變不了市場自發(fā)的走勢。如果完全不care,那么正如金庸小說里的九陽神功一樣:他強由他強,清風拂山崗;他橫由他橫,明月照大江。
風物宜長放眼量,中國經濟雖然正處于調整周期之中,但這恰恰是改革和轉型的必然陣痛,也是市場規(guī)律的正常體現(xiàn)。對比全球的相對狀況,中國的基礎經濟數(shù)據(jù)也是向好的,其長期趨勢不會由于部分機構的“偏見”而發(fā)生改變。因此,比迷信評級更重要的,是保持、重構信心,中國經濟的長期趨勢并不會由于部分機構的偏見而發(fā)生改變。
□邊際(財經評論人)
編輯:劉文俊
關鍵詞:國際評級 穆迪評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