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民國就業(yè)故事:魯迅曾被借調 文化人合營飯店
春節(jié)過完了,大批農民工和大學生紛紛踏上了求職的征程,開始了新一年的奮斗。
而在民國時,由于社會動蕩,經(jīng)濟不發(fā)達,人們求職更不容易。先來講個就業(yè)的故事:據(jù)《中州軼聞》載,那時,有個河南人叫靳志,他不僅致力于國學研究,還留學英法,精通英文、法文。正因為他精通此兩種外語,先是被錄用到外交部工作,后又到重慶另一個部做筆札工作,正好用他中國舊文學的功底。他曾經(jīng)自我解嘲說:“虧我洋貨國貨俱全,可供顧客選購?!笨梢娫诿駠鴷r,沒有兩把刷子,想謀個好差事真是難?。?/p>
我們來看看那些民國名人和一般百姓的求職就業(yè)之路是如何走的。
魯迅
1 名人也借調
魯迅先生就曾有過一次借調的經(jīng)歷。據(jù)《金陵掌故》載:1909年魯迅從日本留學回國,先后在紹興幾座學堂任教或做監(jiān)督(校長),后因魯迅對紹興軍政分府都督王金發(fā)的行為進行抨擊,受到威脅,工作很不順心。就在這時,魯迅接到好友許壽堂的來信,邀請他到南京臨時政府教育部幫忙。這樣,魯迅離開故鄉(xiāng)前往南京。魯迅對此回憶道:“然而事情很湊巧,季茀寫信來催我往南京了。愛農(范愛農)也很贊成,但頗凄涼,說——‘這里又是那樣,住不得。你快去罷……’我懂得他無聲的話,決計往南京?!?/p>
1912年元旦,南京成立了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孫中山為臨時大總統(tǒng)。雖然政府的各個部門都已經(jīng)成立,但大多是空架子。拿教育部來說,當時只有總長蔡元培,次長景耀月和一個會計,且連辦公用房也沒有。蔡元培找到許壽堂等人幫忙,看來許壽堂也是借調過來的,他們從江蘇都督府內務司那里借到幾間房子,直到1月19日,才正式對外辦公。
當時的教育部,按照臨時政府的規(guī)定,主要是“管理教育、學藝及歷象、禮教事務”。工作人員沒有明確分工,也沒有明確職務。魯迅來到后,同許壽堂一樣都是部員,除食宿免費外,每人每月有30元的部員津貼。當時,魯迅的工作,一是對形勢和政策進行宣傳演講;二是收購圖書,準備建立中央圖書館;三是創(chuàng)辦《文教》雜志。
就是這樣一份借調的工作,還差一點因為魯迅太過耿直,被弄掉了。一次,蔡元培受命北上北京,次長景耀月來代理部務。此人好大喜功,只知擴充自己的勢力,引用私人,忽然開會要辦雜志,魯迅不睬他,他也不太識人,暗中開了一個名單,送請大總統(tǒng)任命,竟把魯迅的名字給無端除去了。幸而蔡元培回來,趕快把這件事撤銷了。
由于南京臨時政府在“南北議和”中一再退讓,孫中山不得不辭去大總統(tǒng)的職務,袁世凱就任大總統(tǒng),南京政府也遷往北京。3月下旬,蔡元培宣布教育部正式解散,并向北京政府推薦了一部分部員,其中就有魯迅和許壽堂。5月初,兩人乘船由海路北上,去北京政府教育部任“薦任僉事”。魯迅在南京政府教育部的借調生涯就此結束。
另外著名翻譯家、兒童文學作家葉君健也有過借調的經(jīng)歷。據(jù)《京華風云》載:抗戰(zhàn)爆發(fā)后,正在日本從事英語、世界語教學工作的葉君健回到祖國,被當時的武漢大學校長王星拱推薦到湖北隨縣的一個中學教英文,此時正在武漢的好友馮乃超和張光年推薦他,借調到郭沫若領導的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政治部第三廳第七處工作,任務是用英語對外宣傳。后來同樣被借調到三廳工作的還有著名作家郁達夫??梢娔菚r的名人雖然有能力,但要是沒有人推薦,找一份合適的工作還是很難的。
2 名家助人就業(yè)
名家有時自己就業(yè)都很難,尚需別人推薦,可是一旦他們有能力幫助別人時,他們會義不容辭,向求職者伸出援手。據(jù)《陪都星云》載:徐悲鴻先生曾在重慶慷慨贈送“兩匹馬”,扶持青年陳汝言開起了上海雜志公司。
1938年,江蘇太倉籍的青年學者陳汝言流亡到山城重慶,他看到沙坪壩高等學府林立,學生上萬,卻沒有一家像樣的書店?,F(xiàn)有書店,只是經(jīng)營一些無關抗戰(zhàn)甚至趣味低級的讀物,便決心開一家好書店經(jīng)營世界名著等。但是他此時囊中羞澀,經(jīng)費從何而來呢?當時,支持他開書店的知名教授很多,有胡小石、傅抱石、范存忠、呂天石、陳之佛、柳無忌等,可是他們也都是度日維艱,愛莫能助。這時,著名民主人士李公樸給他出了個點子:“要錢只有找徐悲鴻,他的畫是熱門,最好賣,‘一匹馬’就是五百元。”那時,徐悲鴻以熱心社會公益事業(yè)著稱??箲?zhàn)以來,他曾屢次將在新加坡、吉隆坡、新德里和昆明、貴陽、重慶等地舉辦畫展的收入全部捐獻,救濟離鄉(xiāng)背井的難民。
陳汝言到江北盤溪石家祠堂找到了徐悲鴻。徐悲鴻聽了他的想法,對這位小同鄉(xiāng)很是贊同地說:“你想辦個出版社,我支持。我雖然不是大富翁,出點錢作開辦費還是可以的,不過你要辦出自己的特色。沙坪壩是個文化區(qū),知識分子多,應多出版些世界名著和國內的好作品,你回去先找中央大學的一些知名教授做編委,然后來找我拿錢?!辈痪?,陳汝言再訪徐悲鴻,聽說有八位知名教授擔任編委,徐悲鴻便立即拿出一千元交給陳說:“這是‘兩匹馬’的價錢,給你作開辦費?!辈痪?,上海雜志公司便在沙坪壩正式開張,發(fā)起人為徐悲鴻,主編是柳無忌、徐仲年。此后,書店果然不負徐望,有系統(tǒng)地翻譯出版了一批世界文學名著,深受莘莘學子的歡迎。
另據(jù)《羊城擷采》載:魯迅先生也有過開書店的經(jīng)歷。1927年1月,魯迅正在中山大學任教,為活躍廣州青年的文化生活,他在羊城芳草街四十四號開了一間書店。因為店面不大,賣的都是北新書店的書,所以叫做“北新書屋”。其實,這家書店,魯迅只是做個“后臺老板”,平時都是交給許廣平的妹妹許月平料理,從而解決了許月平的就業(yè)問題。
編輯:陳佳
關鍵詞:民國就業(yè)故事 魯迅曾被借調 文化人合營飯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