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一品一鑒一品一鑒
胡適改革北大中文系
1932年初,胡適應北京大學校長蔣夢麟之邀,回到北大擔任文學院院長。他上任后,決定對文學院特別是中文系進行改革,解聘掉一些尸位素餐的老教授,并想方設法請一些年輕的有新思想的人才來充實教師隊伍。
首先,他解除了中文系主任馬幼漁的職務,由自己兼任。但胡適還是手下留情,仍繼續(xù)聘請他為中文系教授。
此外,胡適還毫不留情地解聘了兩位老教授:一位是林公鐸,另一位是徐之衡。林公鐸被解聘的原因是:一、他經(jīng)常在課上公開侮辱蔣夢麟、傅斯年和胡適;二、他上課常常發(fā)牢騷、講怪話。有一次,有人問他:“林先生今年開什么課?”他答:“唐詩。”又問:“那講些什么人呢?”他卻回答:“陶淵明。”林公鐸講杜甫的《贈衛(wèi)八處士》,結(jié)論是衛(wèi)八處士不夠朋友,用黃米飯炒韭菜招待杜甫。杜甫當然不滿,表示你走你的路,我走我的路。林公鐸被解聘后不服,寫了公開信責問胡適,胡適不予理睬。
而后,胡適為了吸收人才,在教授之外又設了“名譽教授”和“研究教授”。前者是對某些資深教授的禮遇;后者是胡適想借中華教育文化基金會資助一些年輕的學者到北大作為主力軍,待遇比一般教授高出1/4,授課時數(shù)也相對較少。在胡適的延攬下,青島大學外文系主任梁實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所所長傅斯年,還有湯用彤等一些年富力強、教學經(jīng)驗豐富、學識淵博的教授來到北大。
胡適這樣做的用意雖然很好,但是也引來了一些非議。有一次,中文系的教授們在一起判卷時,有一位教授就故意當眾說:“我這個教授是既不名譽亦不研究!”大有憤憤不平之意。(文/曹金娜)
編輯:邢賀揚
關(guān)鍵詞:胡適 改革 北大中文系 解聘